周瑜听了,怒气填胸,大叫一声,箭疮崩裂,箭疮是怎样...


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孔明一气周公瑾”中周瑜在收复南郡时,中了曹军一箭。注意,这是在《三国演义》中。《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因长期受外族统治者之歧视与压迫,在思想上必然会与当时的极大多数的文人学士一样向往在正统之主统治下的政治上的独立、经济上的富裕、言论上的自由,故而在写《三国演义》这部名著时,自然会选取“蜀汉正统”观,因为蜀主刘备姓刘,是与汉高祖刘邦一脉相承的正统之主。出于以上的思想基础,罗贯中在塑造三国的人物形象时,必然会有凡勇者、能者都在蜀国之偏向。如同样在三国时期起着重要作用的智者、猛将,像许攸、荀、司马懿、许褚等,因为辅助曹操,故不是不得志者就是野心家或匹夫;张昭、鲁肃等,因为辅助孙权,就成了腐儒或毫无主见、只能在诸葛亮与周瑜之间传个话的“奔走者”;即使是诸葛亮的朋友、被水镜先生称为有“王佐之才”的徐庶,也因为去刘投曹,最后也只能终无所为、虚度一生。周瑜在小说中的命运当然也不会例外了!历史真实中“大器”的周瑜其人,在《三国演义》中则成了“小气”的形象。这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实在是周瑜的一大不幸,因为一个在三国时代起过重大的历史作用的英雄,在罗贯中的笔下、在其后几百年来广大读者的眼中,竟成了一个不全大局、胸襟狭隘的“小人”,倘周瑜地下有知,只怕真要气得“金疮迸裂”了;但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而言,周瑜在《三国演义》这部不朽的作品中起到了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为了突出诸葛亮这个正面人物而存在的艺术形象的作用,尽管是配角、是陪衬,但凭周瑜的气量,当能“弦歌知雅意”,体谅罗秀才的一番良苦用心的。嗟乎!一代英才,活着为促成三国鼎立之势的形成作出了不朽的绩,死后更为繁荣中国的文学之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楼主问的就是演义里嘛……原著写的是“金疮”,指因兵器留下的伤,也就是在赤壁之战后与据守江陵的曹仁交战时,某次战斗被乱箭射中的。伤的是肋部,很重。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eb843e608e9a8c3d57634fb9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