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的网友评论

《鹤唳华亭》的网友评论基本上是好坏参半,具体如下:
1、这剧节奏太棒了,五集看下来一点都不拖沓。而且智商在线很难得,第一个案子的反转看得我手心捏一把冷汗。(豆瓣网友评)
2、前几集看来,原作者还真的挺舍得改自己作品的,我都要怀疑自己看没看过小说了。但是真心改编的不错,水准之上。还有老戏骨们真的太会演了!(豆瓣网友评)
3、剧情有点扯有点,感觉像个弱智儿童剧。男主角动不动就哭,我的天啊,太子啊,我要是皇帝早废了。政治斗争像过家家,太子加冕居然想出来了从城墙是丢檄文的桥段。(豆瓣网友评)
4、《鹤唳华亭》前几集的戏剧密度是很强烈的,但仔细想想,其实就说了一件事――齐王借太子不孝,来攻击太子,甚至让太子皇位不保。(豆瓣网友评)
5、台词考究,演技上佳,细节经得起推敲,而且一上来剧情就这么烧脑。(豆瓣网友评)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节选)作者:等待的荷叶对文中刻画的各色人物,脑子里只有反复出现“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这8个字。1、皇帝:初看时十分不喜欢皇帝,作为一个父亲,同是子女,偏心可以,怎么能偏心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会对太子如此刻薄?如此处心积虑地针锋相对?难道真得仅仅因为不喜欢前皇后,与现皇后情深似海?就一定要废弃现太子,扶齐王上位?作为一个帝王,为什么对国之长城顾家一定要扳倒?可看到后来,却发现,原来也不过是因爱生恨。皇帝青春年少时,做为王爷真心爱上了顾长林的妹妹,只是因为她的美好,得成佳偶,又得岳父顾家全力支持,多么的意气风发:心爱的妻子,共生死的挚友,将出世的孩子,甚至于在顾家支持下很可能到手的皇位。可在成功击败自己的二哥,将他囚禁,皇位离自己越来越近时,美梦被打破:妻子根本不爱自己,爱的是自己的二哥,将出世的孩子也随之失去,怎么能不恨妻子?可能就是这时候,现皇后做为侧妃出现在了他身边,慰藉了他受伤的心,所以一直对现皇后不错,连带对现皇后的儿子齐王和赵王也喜爱有加,那是做为一个父亲的爱,教他们烹茶画画,一起说说笑笑吃饭;另一方面,为了皇位,却离不开妻子娘家顾家的支持,只能让妻子成为太子妃,成为皇后,还要与妻子再生一个儿子,并立为太子,作为一个皇帝,却要如此受制于顾家,怎么能不恨顾家?与妻子相貌性格都如此相似的太子,与顾家如此亲近的太子,看到之后,怎么会不联想到妻子感情的背叛,顾家的强势,自己的无奈?怎么可能会爱这个孩子?对于前皇后与小公主的死,我相信与现皇后有关,(人本性就是得陇望蜀,皇帝既然喜欢我与我的儿子们,对皇后与太子冷淡如冰,为什么不能博一博?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儿子们)但皇帝可能知道并且是默许的,甚至提供了便利。皇帝想扳倒忍了二十多年的顾家,想让自己喜欢的儿子继承自己的皇位,想让太子不再出现在自己面前,(当然还没狠到让太子死,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圈禁?)本以为胜券在握,却发现,自己力不从心,一番争斗下来,对太子与顾家,竟然无可奈何,还不得不让最喜欢的儿子齐王离京去蕃,怎么能不愤怒刻薄?2、顾长林:是有潘安之貌,有定国谋略,有将帅之材的将军,一方面疼爱自己的亲人,妹妹、儿子、外甥太子,另一方面为了顾氏家族,又牺牲这些人,让妹妹嫁给不爱的人,最后郁郁而终;一个儿子战争中死去,一个儿子不得不弃文从武,八年在边关不得还家,太子饱受磨难,自己与皇帝也从倾心相交的挚友,最终变成了相互猜忌的君臣。我猜当初他劝妹妹嫁给不爱的人的话是:皇家是没爱情的,也许开始相爱,但后来呢,不见“金屋藏娇与长门赋“?还是有一个强势的娘家比较可靠。只是,他没料到的是,对妹妹而言,没有爱是可以与丈夫孩子平静地生活下去的,可是,爱的人深情如斯,在自己嫁给别人时,娶了与自己亲如姐妹的婢女,(不能与你在一起,就把与你熟悉的人留在身边?);自己的丈夫与哥哥却联手把心爱的人送上绝路,活着的也不过是半条命,为了家族,生了太子定权,与儿子相依为命,及至小女儿死于非命,再也生无可恋。所以他对妹妹愧疚,对太子愧疚,如果让妹妹嫁给喜欢的人会怎么样呢?太子是不是会有个爱他的父亲呢?顾长林想长期保持武将世家顾家控制皇帝,几乎是徒劳的,如果不想取代皇帝,那么只能被削弱,即使太子将来上位后,也会削弱顾家,一个皇帝,怎么甘心受制于人?其实,名将与皇帝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武将不能打无用,皇帝不喜欢,可是武将过于能打,皇帝也不见得喜欢,会不安心。名将做得最好的是郭子仪,为什么后来“单骑退回讫”,因为他怕皇帝猜忌,所以打完仗后,一兵一卒都不留;做得最差的是岳飞,(声明:当然对他是很敬佩的,小时候狠死秦桧了,后来发现他死是因为不会做名将,太能打却不能让皇帝安心)南宋偏安江南,他非要收复长江以北大片失土,如果收复,面积比江南还大,百姓感激,如果他的部将让他“黄袍加身”怎么办,(宋是如何起家的?)何况他还关心皇帝立太子,还想迎回在北国的前二个皇帝,所以皇帝只能让他以“莫须有”的罪名死掉,这在对大臣十分宽仁,一般最多流放岭南的宋是十分少见的。3、太子定权:本是秀美聪颖的翩翩少年,只因为是背负上一代的恩怨出生,不得不独自面对对自己和母后冷淡如冰的父亲,虽珍爱自己却早早离世的母亲,严厉却真心待自己又因为自己而离世的师父,已是最后依靠却处处受自己父亲压制的舅舅顾家,风云诡秘的朝堂,居心叵测的兄弟,虽步步小心仍是动辄得咎,那种无奈、压抑、几乎无人可依可信,却又不得不用尽心机打其十二万分的精神去争斗(真真都是生了七巧玲珑心啊)。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对一丝丝温暖与真情深深依恋与渴望,才会说“我只要太子妃的孩子”,才会在太子妃死后与温柔照顾自己的宫女蔻珠生情,才会在后来慢慢喜欢上阿宝,才会说,“挨打后,我一直想有人问我疼不疼?”,却又太过聪明不肯骗自己一次,喜欢阿宝又不想让她受伤害,终归只能在一再试探后在四年的时间里只是遥望;四年后的再次相见与独宠阿宝,有悲凉的甜蜜,却觉得更象是两人最后生离死别前的时光(私以为,他对阿宝喜欢肯定是有的,但是想借此引出背后的赵王也是肯定的)4、阿宝(陆昔):本是大家的小姐,精通琴棋书画,因为朝堂争斗家族获罪成为阶下囚,在经历了难堪的一切之后,为了母亲、弟弟,被赵王送入太子府当间谍,却渐渐爱上了太子。  一方面她不能真心爱太子,因为母亲、弟弟在赵王手里,她只能乖乖把情报送出;另一方面,阿宝与太子,两个如此相似,如此心有灵犀的人,面对那如玉的少年,她又怎能不真心爱上?所以她才会在拒绝唯一一次交心的机会后疯狂痛哭,哭此生再也不可能有的幸福机会,所以才会在四年里静静等待,所以才会在四年后的独宠时满心悲凉:无论最后太子赵王谁胜出,对她也只有死路一条,就象她说的“我不怕老,因为我活不到白头的那一日”不过我相信,因为爱阿宝送出的情报是不完整的,至少对于许府丞她是隐瞒的。5、赵王:刚开始以为不过是个跟在齐王后面的普通少年王爷,那知却在15岁的弱冠之时就开始满腹心机的布局,也是一个渴望爱而不得的少年,想学字因为不是太子被拒绝,母亲只记得二哥齐王的饮食喜好,却从不知自己吃同一种食物会过敏,自己还不是写得一手好卢体字,还不是画画象父皇一样好,还不是过敏也很能忍,那么,为什么不能争上一争,看天下将来是谁人王道之天下?6、许府丞:因为皇族内部争斗,本是血统高贵的王孙,却只能隐性埋名;本是经天纬地满腹才华,只能掩藏做个七品小官,所以要帮助太子,一方面因为母亲与前皇后的情谊及当初的救护之恩,一方面让皇帝与顾长林都难过,皇帝想让太子下台,我偏要让他成为也一个帝王,顾长林想让太子更依赖顾家,让顾家成为百年世家,我偏要让太子上台之后,让你的亲外甥来削弱顾家。权力下的何枝可依 作者:一向年光为什么宋襄公仁义,反而失败?----其中关节,点到了中国几千年的轮回史。所谓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类,感觉在中国,完全是糊弄人的,实在是权贵手中打转,不过是这个多点仁,别个少点义,兴亡枯骨,所以至今别无出路,君不见国考公务员之浩浩大潮。那么以小六的聪明剔透,也只能是抱走那只觚-----最原初的问题总是无解。希望未来中国的历史,不再是权贵手中棋子,再没有小民象死去的张氏一家那样,只能寄望明主,却不知踩着鲜血上台的权力,只能继续以鲜血滋养。就象雪大说到,缺少爱的萧氏太子,也不会给予爱,因为生命才能给予生命,爱才能教会爱。当然这是以现在的眼光看了,在皇权中,很多人会说扯蛋,萧定权最好的结果是能成明君,善用权力,估计这是看文的人最小的愿望之一。但是我却想的是:明君明主,有多少催断肝肠的故事,就有多少劳燕分飞的悲哀和做稳奴隶而不得的惨淡。皇帝太子王爷底线是要权的,归根结底要护他们的体制,只能周旋杀伐在秘密的围城中,不见光,见光死,生出了多少旧三国与新三国,仅此一条,就倾负了萧定权的心力,把还算温暖的胸怀冰得只剩一口存活挣扎的热气。萧定权的这一口热气啊,偶一夜没睡,论文未作,下午不得不补眠,起来接着看到现在,心底只觉得越来越凉。因为专业的关系,不得不看个别英美作家的经典,所以空闲时扑入中国古代文章,权做换口味,平衡心理,浅水了很多年,中外比较之下,对雪大这样的精品更爱。可基本的心之所向,却在更深的心底发寒------雪满梁园写得太好,让我穷不尽这一国一家的纠葛,也正是这穷不尽的心机与困顿,毁灭了当初年轻皇帝与国舅作为人的爱与友情,消减了萧定权作为人的坚持与渴望,读到现在,还记得他们什么?别的都可以忘了罢------他是太子,他是逆臣的遗孤,她是对手王爷的无间,他是皇帝,他是太子的舅舅-------书中人脱不开,局外的我更忘不了。当攻守都围绕着这身份地位时,哪里有对错,无处不是非。萧定权的苦处最直接,可被儿子顶撞、看着下面大小动作的皇帝呢?曲意承欢骨肉分离的皇后呢?前皇后呢?作为良弓的将军呢?这一局,每个人都是棋子,他人即是地狱,其相似的道理儿时就反复听到:防人之心不可无。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战线上,每时每刻都在防御,防御的同时必会伤人,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无原就不存在。谁无曲衷,谁无沾血?我在想,当我沉迷于宫廷旧事时,岂不正犯着自己鞭笞的错误:眼下只有王侯境遇,心中没有个人血肉。所以我在为历史与文字苦恼时,未来可能也在怜悯我。小时候听说中国人爱集体,有集体主义精神,毫不质疑全盘接受,可长大后,接触了国外作品与人事,才开始怀疑,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学与规则,本是与人斗,在某种意义上,才最有个人主义精神,这种底色与运作模式,数千年始终如一。每个人都在战斗中,每个人都是独立面对八面来风,这样形成的故事极其精彩,象权力一样,令沾上的人欲罢不能。看了点国外的文字后,我仍然认为,中国故事的曲折绚丽之处,英美的经典也比不了。可是这种精彩,却在很大程度上基于权力所形成的身份困境,所以沾上了也拔不出来,比如萧定权、顾思林对身边人的关照与守候,推心置腹却要加小心,恩威并施与惶惑隐忍本是常态。我想,中国的历史与文字,高妙在此处,似乎也受制于此处,我们脚踏大地,却忘记仰望星空,当萧定权被逼至底线挣扎时,皇帝皇后国舅王爷将军小吏妻妾奴仆明主昏君功臣余孽,哪个不是在角落里做眼求活??由此一来,人人弯腰,个个低眉。雪大的这篇文,又让我想起,中国真是个奇怪的互害社会,而这互害最集中的反映,首推皇家,最酷杀则莫过于皇权之争,这是个吃人不吐渣的无底洞。我还未看完这个故事,但不论结局悲喜,我感觉雪大的皇家故事并没太多秘闻与血腥,但是雪大描摹的绝对权力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是真正令人惊心之处-----权力的s 与m,让你战斗时无人可依,清算时又为丝萝由人牵扯。因此我们活着,在丛林里蹒跚,孤独中战斗,底线上争扎,雪大的故事,既是一个皇家的断代史,也是中国整个社会的折射。只要这权力下的帝王将相心态存在一日,每个人,上到皇帝下到走卒,均没有依靠,惟有自保,在自保中还能有太子萧定权的一点坚持意气的,已几成绝迹,在下为善民,在上为明主。可笑权力撒旦控制下的世界,这居然也能算天良。如果走不出这个何枝可依的困境,我们只能如萧鉴、萧定权一样,在长夜中冷了心,冷了面,冷了那点活人的气息。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e8d30467984a92505b87fee1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