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门是永远关闭的吗?


悲哀带来孤独。有一则古老的希腊格言告诫人们:“在人类所有的困苦中,最大的莫过于悲哀。”
没有一个人能躲避悲哀的折磨,悲哀使一些人变得柔顺,变得更富有同情心,而悲哀又使另一些弱者感到难以忍受。
我们的肉体能忍受疾苦,然而,这种忍受力有一定的限度。同样,我们的精神对于困苦的承受也有一定的限度。
当亲人和你生离死别,内心的悲哀是十分自然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必须从痛苦的哀思中解脱出来,回到充满活力的现实生活中来。
你也许还记得,罗伯特・肯尼迪和泰德・肯尼迪,以及肯尼迪家族的其他人,在1963年11月22日,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之后,是如何把他们自己封闭起来的。
但是没有任何一扇门是永远关闭的。
罗伯特・肯尼迪在他的哥哥遇刺身亡之前,就已经答应一个孤儿院,在他们举行圣诞派对的时候去探视小朋友,他后来决定要信守承诺――罗伯特・肯尼迪就成为肯尼迪家族在肯尼迪总统遭到暗杀之后第一个公开露面的人。
当时知名作家马斯也在场,据他告诉我,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
肯尼迪参议员到达孤儿院的时候,孤儿院里的小朋友都跑上去迎接他,但是像我们遇到其他名人一样,大家到了距离罗伯特・肯尼迪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就停住了脚步,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男孩脱口而出:“你哥哥死了!”
这句话一出口,全场顿时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全场的大人,包括马斯在内,都僵住了。
那个小男孩不知道自己闯了什么祸,害怕得哭了起来。
这时候,罗伯特・肯尼迪参议员赶紧走过去,一把抱起那个小男孩,柔声地说:“没关系,我还有另外一个兄弟。”
须知无休止的悲哀是一种人为的精神消耗,就像屋顶上的一个小漏洞,放任自流,随之而来的就是水患。陷于无休止的悲哀,给你带来的只能是孤独和绝望。
莎士比亚认为除了那些自认苦命的人以外,每个人都能抑制悲哀的情绪。我们应该学会节哀,在悲哀成为心灵永久的伤痕以前,我们就得把悲哀撵走。
沉沦于悲哀,如同经受一场大病,你想的只是自己的不幸,只是自己的苦难,沿着这条小道,你只能走向孤独的“隔离营”。
英国政治家及作家狄斯雷利的这番话或许会对你有所教益:“悲哀是人生的一种短暂的痛苦,而沉沦于悲哀之中,则铸成人生的大错。”
还有一位智者曾说:“生,非我所求;死,非我所愿;但生死之间的岁月,却为我所用。”
所以,当我们仰首感叹如烟的往事时,不如低头照顾一下眼前的炉火,把握现在的光和热。当我们依恋枕边,想重拾昨夜的幻梦时,不如振作而起,掌握美好的今天。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吧,让它过得光荣、尊贵、平和而富有价值。唯有积极进取的生活,才是唯一的真正的生活。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dce026c44e43d174b5f0decb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