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贪吃多情的和尚为什么能成为民国女子都想嫁的男人?


人间草木匆匆,转眼间,了却尘缘,换了山河。一个人的一生是他生存方式的展绎,欢也飘零,悲也飘零,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民国的史河至今依旧波光粼粼,在那乱世变动期间,除了一众才华横溢的学者文人,为后世子弟敬仰学习外,还有两个僧侣在当时留下了各自精彩绝伦的传奇人生。
一位便是写下"长亭外,古道边"的弘一法师李叔同,另一位则是半僧半俗,癫狂放荡,一生率性恣肆而活的苏曼殊。而苏曼殊,正是一个一生都在伏写大悲剧的至情致性之人。
尼采曾将人生活着的状态分为三类,分别是伦理人生,审美人生和宗教人生,与半路出家的弘一法师一生的宗教人生相比,苏曼殊像一缕孤魂,佛俗之间居无定所,飘荡人间仅34载,而后永远的散了。
苏曼殊多情敏感的悲剧人生其实早在出生就已埋下根源。母爱缺失的痛苦1884年,苏曼殊出生于日本横滨,他的祖父苏瑞文早年间就在外国经商,父亲苏杰生继承了在日本的茶叶生意,苏曼殊身世极为坎坷,苏杰生在日本曾纳一小妾名为河合仙,而河合仙有一妹妹河合若子。
苏曼殊正是苏杰生和河合若子暗合而生的,在苏曼殊的祖籍广东家人看来,中日混血再加上私生子的身份,苏曼殊自小便饱受外人的欺凌与侮辱,忍饥挨饿,受冷受冻都是常有之事,回到广东后,不能待在亲生母亲的身边也让苏曼殊性格变得愈发孤僻怪异。
出身不幸,是苏曼殊一生悲惨的底色,正所谓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只能用一生治愈童年。被亲生母亲抛弃,是他一生难以言说的痛楚。
苏曼殊九岁时,父亲苏杰生茶商生意衰败,经商破产,苏曼殊在家中的地位更加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他被视为累赘,被斥为番鬼仔,甚至曾在染上疾病时被丢进柴房让她自生自灭,病发等死,但万幸,苏曼殊最终自行痊愈。
这次事后,他变的更加沉默,也更加孤僻,忧郁敏感的心痛是无法痊愈的,此后的苏曼殊一生也飘零难驻。
才艺惊人,成就等身苏曼殊15岁时,苏曼殊得其表兄林紫垣资助,去日本留学,他天资聪颖,因节省油费经常百日便将功课提前牢记,留学归来后,曾为上海《国民日报》撰稿。
苏曼殊才华过人,他是诗僧,写诗千回百转,物哀抒情缠绵悱恻,但如此造诣的苏曼殊20岁时汉语程度并不高明,他向陈独秀学作诗,不久后便渐渐懂了平仄和押韵,陈独秀后来回忆说:"曼殊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真是所谓天才。"
他是画僧,画品格调不凡,意味深邃,并且笔法老练,状物形神兼备,描人栩栩如生;他也曾将艺术的笔墨点染进革命的浪潮中,鼓舞士气,试图点醒沉睡的中国人。
苏曼殊也写小说,1912年他以自己和初恋情人菊子悲剧收尾的爱情故事创作了情爱小说《断鸿零雁记》悼念幽冥永隔得失爱之痛。
之后又陆陆续续以爱情为题材,展示主人公们心理矛盾和爱而不得,创作多篇小说,苏曼殊文笔流畅,文辞婉丽,又深有日式物哀之美,对后来的流行的鸳鸯蝴蝶派小说产生较大影响。
苏曼殊还精通多国语言,他译诗,曾翻译过《拜伦诗选》译作,也有《悲惨世界》,是近代有名的翻译家,章太炎更是称他为"亘古未见的稀世之才"。
郁达夫曾说;"笼统讲起来,曼殊的译诗,比他自作的诗好,他的诗比他的画好,他的画比他的小说好,而他身上的浪漫气质,并且由这一种浪漫气质引发而来的风度,比他的一切都好。"
怪癖满身,心思纯粹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深情也。"
在苏曼殊的身上,你可以随时见到他与众不同,至情至性的一面,他曾出入佛俗三次,南怀瑾说他:"苏曼殊以不拘形迹的个性,在广州一个僧寺里,偶然拿到一张死去的和尚的度牒,便变名为僧,从此出去于文人名士之林,名噪一时,诚为异数"。
他也喜欢歌舞女,经常出入青楼,但他虽然多情好色,却与很多女子结为知己,并能把持住自己欲望,曾经在回日本探望养母的船上结识艺妓百助枫子,两人志趣相投,分别时百助枫子甚至向苏曼殊提出永结同好的要求,但被苏曼殊拒绝。
只因"恨不相逢未剃时",后来将百助枫子所赠予自己的发饰都丢入海中,避爱自慨,以情悟禅"是色是空本无殊",陈独秀也说他:"在许多旧朋友中,像曼殊这样清白的人,真是不可多得了"
嗜糖吃酒,暴食而亡苏曼殊因自小忍饥挨饿的缘故,长大后经常胃口惊人,他极其好客,经常邀请朋友开宴吃酒,他常常因为暴饮暴食而生病,他喜欢吃糖,还曾被人叫做糖僧,为了买糖,他当过自己的金门牙,竟也卖过自己的衣服去吃糖。
鲁迅曾评价苏曼殊道:"朋友中有一个古怪的人,有了钱就喝酒用光,没有钱就到寺里老老实实的过日子,这期间有了钱,又跑出去把钱花光,与其说他是虚无主义者,倒应说是颓废派"
不过虽被鲁迅评为颓废派的苏曼殊,日子过得却也是自满自足,有滋有味, 他凭自身真性情结交许多友人,他不虚伪也不做作,但几乎没人能理解苏曼殊为何非要暴饮暴食。
苏曼殊曾一日之内饮冰五六斤,也曾经不加节制的吃栗子,他饕餮无度,身体的肠胃功能紊乱不堪,他身患多疾,但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依然不加节制,最终在1918年5月2日因暴食引起的胃病而亡,死后,在他的床下,还珍藏着他最爱吃的糖炒栗子。
苏曼殊身上敏感多情的性格和率真癫狂的人生态度,让他恣肆而活的同时,也让他变得无比脆弱,他自小缺爱,得到爱后却只想躲避的矛盾性格,以及他艰难一生,痛苦萦绕的居无定所让他想要活得无畏,死得痛快,孙中山曾说:"太虚近伪,曼殊率真,内典工夫,固然曼殊为优,即出世与入世之法,太虚亦逊曼殊多多也"
苏曼殊的暴食,旁人都引为笑柄,其实正是他的自杀政策。革命僧人苏曼殊的匆忙一生中,也曾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抗下一片风雨,他是辛亥革命时期最先觉悟的知识分子之一,他加入过义勇队,从事过革命活动,并参加了辛亥革命的诸多宣传鼓动工作,他是一个革命的活动家,也是一个革命的文学家,他为秋瑾遗诗作过序,为冯自由《三次革命军》题过词......
苏曼殊曾不忍见世间黑暗,他愤怒,他参加青年会,大骂袁世凯,他嫉恶如仇,浪漫癫狂,用手中的笔写过诸多针砭时弊的文章,在这世道浑浊的时刻,他失望了一次,遂再入佛堂。
毕竟"佯狂难免假成真",苏曼殊出世入世,洒脱不羁的想要率性恣意,所以用狂癫愚痴来掩饰自己的脆弱和抑郁,但他眼见黑暗天光,狂澜待挽,但力小人微,暴食是他的自杀政策,狂放是他的处事面具,在这乱世中苏曼殊保留的都是善良纯洁的灵魂,成为民国女子都想嫁的和尚。
他在佛俗之间反复履尘,在佛门里,他为自己疗伤,在尘世里,又不断在追求美好的过程中让自己心伤心痛,每个人都是尘世和自己内心的囚徒,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为苏曼殊泄洪的心灵闸口是佛门,"一切有情,皆无挂碍"半僧半俗的传奇一生过后,苏曼殊至纯至善的灵魂依然在今时发光发亮。
主要是长得帅,能说会道,幽默,超级会撩妹,这样的男人是女生都会喜欢,我就很喜欢这样的男人,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啊!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db7fb71095c3acff49c9a72c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