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是何意?出自于哪?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意思是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得安宁。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撰写的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闵公元年》。
1、用法:在句中,通常用作宾语、分句。
2、读音:qìng fǔ bù sǐ, lǔ nàn wèi yǐ
3、例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国无宁日。这个道理,难道现在还不明白么?
扩展资料: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故事介绍:
春秋时期,鲁庄公(姬同)有三个弟弟庆父、叔牙、季友,庆父最为专横,并拉拢叔牙为党,一直蓄谋争夺君位,并与其嫂鲁庄公姬同的夫人哀姜私通。
鲁庄公于其在位的第三十二年生了病,因为夫人哀靖没有生子,既无“嫡嗣”,便从“庶子”中议立,庄公与三弟叔牙商量,叔牙因受了其二哥的买嘱,主张立庆父与四弟季友商量,季友力主立鲁庄公与其宠姬的生子公子斑,并逼叔牙以死表明拥立斑。
当年八月,鲁庄公病死,姬斑继位,庆父甚不甘心,便与哀姜密谋,欲暗杀姬斑,恰好有个叫荦(luò)的养马人,很有力气,也很鲁莽,因受过鲁庄公的责罚怀恨在心,庆父就唆使荦乘丧期打死了姬斑,另由庆父立了哀姜妹妹叔姜的生子姬开为鲁闵公。
庆父更加肆无忌惮,与哀姜打得更是火热,并越来野心越大。鲁闵公二年,一对奸夫淫妇又指使一个叫
【释义】庆父:是一个经常作乱的人。不把制造内乱的人除掉,大难就不会止住。【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三十二年》。春秋时的鲁庄公,共有兄弟四人,他们是同父异母兄弟。庄公病得快要死的时候,考虑了谁继任国君的问题,他先征求叔牙的意见,叔牙说:“庆父有才,让庆父继任的好。”庄公又问季友,季友表示:誓死扶持公子般为国君。公子般是庄公的大儿子。庄公共有四个妻子,其中一个没有生儿子,其余三个各生一子:般、申和开。等到庄公一死,季友怕叔牙支持庆父,便假传国君的命令,派人把叔牙扣押,并且送药酒给他,叫他自杀,叔牙就这样死了。季友随即立了般为国君。鲁庄公死后不到两个月,庆父就派马夫荦把般暗杀了。季友听说般被害,知道是庆父干的,可是目前又无力和庆父抗衡,只得躲避到陈国去。庆父为了掩人耳目,暂不登上君位,却让年龄最小的开(那时只有8岁)当个傀儡。于是开继任国君,后称鲁闵公。鲁闵公的舅舅是齐国的国君齐桓公。齐桓公当然支持鲁闵公,而且帮助季友回鲁国做了国相。闵公元年冬天,齐桓公派大夫仲孙到鲁国访问,探探情况。仲孙在鲁国了解到:庆父的野心还没有死,鲁国的祸害还没完。所以他回国向齐桓公报告道:“不去庆父,鲁难未已。”第二年,鲁闵公果然又被庆父杀害了。季友就带着申暂往邾国躲祸。鲁国人一向信服季友,憎恨庆父,这时便一致起来反对庆父。庆父见形势不妙,逃到莒国去了。庆父一走,季友就带着申回国,请齐桓公来定君位,立了申为鲁国国君,即鲁僖公。鲁僖公按照季友出的主意,派人送礼物到莒国去,请莒国国君代为惩办庆父。庆父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自杀而亡,从此以后,鲁国才真正平定下来。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d86d29ebc5ece8e4a8b56856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