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当年为什么要受胯下之辱?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 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
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韩信“胯下之辱”启示:人要学会忍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果韩信当时如果受不了胯下之辱 那么他就不会保住性命,更不会成为后来的一代战神!正是因为韩信忍了这份屈辱,所以他才能成功。
扩展资料: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梁、项羽,却得不到任用。不得已转投刘邦,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后经萧何保举拜为大将,而韩信也为刘邦制定了汉中对策。
刘邦彭城兵败后,韩信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又平定了魏国。之后请命北伐拿下代国,在刘邦派人收取其精兵后背水一战击败赵国,同时派人降服了燕国。之后派兵支援刘邦以及清除项羽派往赵国的楚骑兵,平定剩下的赵国城邑。
刘邦成皋兵败后夺去韩信兵马命其拿下齐国,之后韩信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韩信开始进攻楚国,项羽被迫与刘邦签订鸿沟协议。刘邦听从张良、陈平的计策撕毁鸿沟协议追击项羽反被项羽击败。汉五年,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项羽自刎。
项羽死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后被人诬告谋反而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韩信胯下之辱

“兴汉三杰”之一韩信一生的经历经验,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其中部分成语到现在还具有劝世的意义,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胯下之辱”。
这一成语的来历,主要就是在韩信还未出道之时,在经过淮阴一带的时候,遭到了当地一名少年屠户的羞辱。屠户见韩信携带佩剑,便将其拦于桥上,并大放阙言,当众讽刺韩信虽身高体大,但内心却十分怯懦,同时还对其进行挑衅,令其“信能死,刺之;若无,胯下行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当上楚王之后,将当初那个欺负他的人任命为楚国中尉,并且对部下说:“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样一种羞辱放在当下尚且令人无法忍受,更何况是在当时一向看重个人名誉的封建社会呢?然而,韩信却选择了隐忍,并没有因一时冲动而犯下大错,反倒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对方胯下爬过,末了,拍拍身上的灰尘,又和没事儿人一样继续前行。从这以后,韩信受“胯下之辱”的事情便被广为流传。
然而,我们现在一提到胯下之辱这一成语,往往都会自觉地和韬光养晦联系在一起,正如韩信的所作所为一样,忍一时之辱,而成就是震古烁今。但对成语的解释,不过是后人在之后补充进去的,在当时的情况下,韩信甘愿受辱的背后,难道真的只是因为隐忍心理吗?其实不然,胯下之辱之所以能够出现,主要也是韩信心中有所顾虑的缘故。
要知道,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时候,大秦帝国虽危不倒,法家制定的刑律仍旧存在。并且法家一向主张用严刑峻法去约束百姓,一向轻罪都重罚,所以在常规“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的基础上,还有更加残忍的肉刑用以辅助。因此,当时韩信如果真的因一时冲动就拔剑杀了那名少年的话,按照刑罚,他自然也难免一死。
更何况,事情发生的时候,正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而大秦律令一向又讲究法外无情,情不束法,所以一旦韩信被当地官府捉捕下狱,就算有众人求情,韩信也终究难逃那致命的一刀。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人们在对韩信隐忍的性格大为赞赏的同时,往往会忽略掉身为一代将才统帅最为重要的另一项基本能力,那就是遇事冷静。而韩信在面临当众羞辱的时候,仍旧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选择,也是他日后能够名垂青史的一大重要原因。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d1ef27e1bcd57fe9ee377b9e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