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sān shí ér lì]汉语成语更多义项更多图片(1张)三十而立,源于《论语・为政》的成语,意为人到了30岁就应该去面对一切困难。现代也有以此成语为名的小说和专辑。中文名:三十而立出处:《论语・为政》分享成语解释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成语典故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孔子求道于老聃。不禁心旷神达,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理解对于“三十而立”这句评语,后人给出的解释有很多,比较受认同的说法是“30岁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初二年级语文书:30岁做事和于礼。简单一句话,30岁,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困难了。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或者是有相对觉解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人的"立"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具有自觉性、独立性、阶段性、过程性、内在和外在统一性等特征。在对生命之"立"反思意识有所忽视和遗忘的今天,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立意"才能真正安身,承担崇高的人生使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投身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一己之见:不能理解为“成家立业”。子曰:“不知礼,无以立”。因此三十而立应该理解为“三十而知礼”。修正三十而立!孔子说的是“吾......三十而立......”,是指孔子说他学习、理解和运用周礼的一个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系列的话,是孔子很自谦地表达自己在学习、理解和运用周礼的过程。十五志学,到七十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是个非常谦虚的人,而他的一生极力推行的,就是周礼。而这段话,就很好地符合了孔子的为人和理想。 点击加载更多-手机百度休闲娱乐,一网打尽立即体验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d07ab4cd80e5ea328d64a570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