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五更”是什么职位?有什么样的权利呢?

当一个人执意要做一件事情,而家中的长辈进行阻止的时候,很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他们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要多,自然无论是经验啊、人生阅历啊都比年轻人多,所以有时候老人的建议未必是对的,但一定是需要你好好去考虑的。
而在古时候,还有一句话和“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类似的,即“凡事要好,须问三老。”这句话先简单来翻译一下,即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须多问问三老,那么,这个“三老”具体指的又是什么呢?
实际上,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三老的概念,比如《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又“食三老五更于大学。”这其中牵扯到一个“三老五更”职位的概念。
根据唐朝孔颖达的注解,三老和五更是相通的,“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三德即为正直、刚克和柔克,而五事即貌、言、视、听、思。简而言之,三老指的就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先秦时期,天子设三老五更,而以父兄礼奉养这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在一定程度来说,这是天子以孝治天下的一种表现。
当然,那时候的三老是一种职位,即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来担任,但并不是所有德高望重的人都是三老,就拿汉朝来说,汉高祖时期,“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
在此之前,一般就是有乡三老,而刘邦又设了一个县三老,三老的选择条件并不苛刻,需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就是年五十以上,其二就是德高望重,在乡里有一定的威望,也就是在乡民之间有一定的话语权。这两点是成为三老的一个门槛,毕竟一个乡只设一个三老,而县里的三老是从乡三老里选拔出来的。
三老在当时主管教化,因其在乡里的威望和影响力对当地的百姓进行教化,在很多时候,三老的作用就是调节乡民的矛盾,当乡里几个家族有矛盾的时候,也可以找三老来做决断,而因为三老的威望,一般他做出的决断是很有说服力的,是大家都认可的一种行事方式。
当然,既然能在一个乡里有威望,那这个三老即便不是学识渊博,也必然是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独特的见解,并且应变能力极强,若不然,自然不可能为乡民所敬重。
三老不仅为乡民所敬重,朝廷对他们也格外的优待,皇帝自然也高看他们一眼,不仅仅是三老,还有一些其他的德高望重的老人。比如刘邦曾数次派人去请商山四皓出山,这四个人的威望就极高,不过他们一直看不上刘邦,所以一直不肯出山,后来吕雉为了儿子刘盈将商山四皓请了出来,而刘邦看到商山四皓在刘盈身边后,也终于不再动刘盈这个继承人了。
刘邦请这四个老人为的就是利用他们的威望,并不是真的想听他们的建议或者什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三老于上就是一个工具般的存在,于下倒是真的能解决问题,很多时候,乡里有什么大事决断不了、乡民之间有什么结解不开,就会找三老来解决。
当然在乡民心中,三老指的并不仅仅是乡里设置的三老,还有乡里的其他德高望重的老人,这些人在乡里有一定的地位,经历过很多事,积累了很多经验,见多识广,能给乡民提供不少的帮助。所以时间久了,就有了这样的一个说法,即“凡事要好,须问三老。”
这里的三老不仅仅指的是乡里设置的那个三老,还指乡里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还有家族中的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或者自己的长辈,甚至即便不是德高望重也没有关系,只要品行不错的老人,都可以成为询问的对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任何一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老师,何况是人生阅历丰富的老人呢?所以在决定做一件大事的时候,多请教身边的老人是没有错的。
他们可以从过去的人生经历中给出他们认为最好的指导,当然这样的经验未必会适合你,但却能给你一定的建议,给你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思路,从很多的可能中,再去思考它们的可行性,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
就比如婚姻这件事,当父母和其他的长辈反对的时候,不要急着否决他们而一意孤行,一定要去问问他们为什么会不同意,不同意的原因有哪些,等你知道了他们的那些原因,就可以去分析那些原因站不站得住脚?有没有道理?这能让你重新审视这段感情,从而做出最好的选择。
这个职位在当时就是负责管理全国的养老问题,但是可以决定每一个老人的晚年生活情况,权力也是不小的。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cf6c2a7627b55b8b87d6afc6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