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作为一代词人,为何被戏称为“掉书袋”?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一生不得志,并且他在诗词中引入了大量的典故,所以很多人都称他掉书袋,辛弃疾多次科考不中,所以他将自己的壮志难酬都放在了诗文的创作中,他的很多诗文都引经据典,为后人所传诵。但是这种引经据典只是辛弃疾的一种写作方式,并不是什么所谓的掉书袋,将经典注入到作品是为了让整个诗文显得更加有理有据,更加生动而已。一、南宋局势混乱,辛弃疾虽为官却不知何去何从辛弃疾的祖父曾是前朝的将军,自小辛弃疾就跟随祖父看遍南宋江山,但眼看着金人渐渐逼近南宋国土,但他们却无能抗衡之力,辛弃疾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长大的,所以他从小就认为报国雪耻是他一辈子奋斗的目标。就这样,二十五岁的辛弃疾凭借才华正是进入仕途,但因他过于正直,在那个糜烂的南宋,他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和一些建议根本就不被皇帝重视,也难以实现。二、辛弃疾满腔热血,却壮志难酬终不得志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当时一心想要上阵杀敌报效国家的辛弃疾写下了这样的壮语,这也是他内心最想说的话。抗金救国这是南宋多少像辛弃疾一样的年轻人最想做的事,但因国家内乱动荡,所以他只能收起锋芒,夹着尾巴做人,后来,辛弃疾遭人弹劾,又接连被贬,这对辛弃疾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在这期间,他又接连写下了多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最终辛弃疾还是抑郁而终,但即便是生命的最后一秒,他也在反复叨念着两个字,杀敌杀敌。
辛弃疾一生悲苦,虽有满身才能却只能眼看着南宋被金兵霸占,这种壮志难酬,想做的事做不了是非常痛苦的事。就这样,辛弃疾怀揣着精忠报国的思想在朝廷内苟且,身边的同事官官相护,为他与众不同,所以他的心理承受了很多苦楚,能创作出后世传诵的那些经典诗篇也是非常难得的。
因为辛弃疾写词的时候喜欢引经据典,用的典故多了,别人就觉得他只是在搬弄学问,没有自己的想法。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cb0affe00b6cc1b8daedfed7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