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于文,行已有耻什么意思

意思是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以外,凡是环绕我们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都是我们应该借以学习研究的材料;每一个民族成员应该品德高尚,有正义感,保持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出自――清代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与友人论学书》。
原文: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
译文:我所说的圣人之道是怎样的呢?叫做“博学于文”,叫做“行己有耻。”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是一封给友人的信,谈的是为学的大道理。信中批判了明代王守仁以来的一些理学家空谈心性而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出了为学应继承孔孟以来的重实学而不尚空谈,要“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博学与修身并重。这也是有感于清初一些士大夫立身行事而发的。
这是篇著名的论学书。据近人考证,写于康熙六年,题中“友人”指张尔歧诸人。张尔歧,字稷若,山东济阳人,明遗民,对经学很有研究。顺治十四年,顾炎武北游至济南,与他一见定交。以后两人时有书信往来。张尔歧读了此书后极有感慨,随即写了答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与友人论学书
出自《亭林文集》中的《与友人论学书》。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以外,凡是环绕我们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都是我们应该借以学习研究的材料;每一个民族成员应该品德高尚,有正义感,保持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顾炎武在探索明王朝灭亡的原因时,认为主要是由于士大夫的无耻,风俗的败坏。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他认为“士大夫之无耻,国耻矣。”因此他提出了“行已有耻”这一口号作为对症方案。此外,他还找到另一个原因,即学术上的空疏无用和八股的败坏人才,致使在国家危急的时候,无一人可用,因此他的对症方案就以培养人才为目标。而培养人才的方法就是“博学于文”。这里的“学”不仅指读书,“文”也不仅指文章,而是指学习“一身以致天下”,要学习一切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知识。“博学于文”是顾炎武一生学术活动的总纲,“行已有耻”是他立身行事、也是他的道德观指导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要“明道救世”,勤奋学习,成为于国于民有用之才,时刻准备报效祖国。 皆学之事也:都是"学"涉及到的事!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c8f93b41677328de87f13aa2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