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月下独酌四首(全要赏析)

其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其三三月咸阳城。 ( 城一作时 )千花昼如锦。( 上二句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一作园鸟语成歌。庭花笑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其四穷愁千万端。 ( 千万一作有千 )美酒三百杯。 ( 三百一作唯数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辞粟卧首阳。 ( 卧首阳一作饿伯夷 )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抱歉楼主,赏析找不到,下文不错可以改成赏析哦 酒寓行乐“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李白在现实中四处碰壁后陷入了人生如梦虚无的悲观主义宿命论思想中,把自己完全沉浸于酒里,以酒行乐,在酒中寻找那种落魄与寂寞。诗人是忧郁的,愤怒的,然而在诗中却处处呈现一种行乐的姿态。“琴奏龙门之绿相,玉壶美酒省若空,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诗人在诗中反复的述说自己及时行乐的思想,这显然受道家思想影响颇深。特别是其被放逐出长安,赐金奉还后,其“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月下独酌四首》)”的思想也就更加明显了。“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车旁侧挂一壶酒,凤萧龙管行相催”。对淫乐生活的追求,不作丝毫掩藏,袒露胸臆,古今中外谁敢与君相提并论。其任情率真,大喊“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颓废思想。然而我们应该全面去分析这种及时行乐思想的产生,源于诗人理想的破灭,在诗中诗人还写道:“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头上白接漓,倒著还骑马”,是逍遥,更多的是一种颓废的行乐思想。在此时此刻,我们对诗人是否会产生一种厌恶思想呢?一般是不会的,诗人醉生梦死是有一定的社会原因的。如果我们的心能与诗人相通,在读诗人诗句时,只会产生深沉的叹息,心灵深处只会产生沉重的颤栗,“行乐”是“痛”啊!“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好个“不知何处是他乡”,其实这不过是诗人以酒消愁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罢了。用现实的流行语说,即是“玩世不恭”。好可怜的“玩世不恭”,好可怜的诗人呦!“蟹螯即今夜,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不管世事如何,只知取酒寻欢作乐,大有“千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味。“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醉又何妨?诗人只要在酒中找到了真趣,只要在酒中找到了自己失去的东西,就够了。“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坟上月,且须一尽杯中酒。”(《悲歌行》)这种对浮生逝去太频的感叹,诗人笔下屡屡皆是,然而诗人真是从内心去寻欢作乐吗?不是,这只不过是对社会的一种消极反抗罢了,然而这种反抗有时是极有力的。
这首诗约作于天宝三年,诗人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寂寞的环境被渲染的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于排遣寂寞旷达不拘的个性和情感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c33c78d0131e46c61af53b42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