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妹思君九回肠,并肩而长腰带断,说的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非常想念你以至于我非常痛苦辗转反侧无法安心,我们要是能够从小到大一起长相厮守一到老那该多好呀!
出自汉代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出则不知所往。”
译文:因此我舶腹中肠子每日多次回转,坐在家中,精神恍恍忽忽,好像丢失了什么;出门则不知道往哪儿走。
扩展资料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回信。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曾经在狱中写信给司马迁,叫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司马迁给他回了这封信。
任安早年在大将军卫青门下。当霍去病渐渐受到汉武帝的宠信,逐渐凌驾在卫青之上的时候,卫青的故人、门下都投靠霍去病了,并因而获得官爵,只有任安不肯,仍效命于卫青。在巫蛊之祸中,任安担任护北军使者,握有兵权,戾太子派人持节到他那里要求发兵助战,他受了节,但仍闭城门,不肯接应太子。
事件平息后,汉武帝赏赐了那些系捕太子的人,而把那些跟随太子和为太子助战的人都治以重罪。后来有人进言,说太子在“进则不得见上,退则困于乱臣”的情形下,不得已而“子盗父兵”,其实并无造反之心,使汉武帝感悟到太子是冤枉的。
于是,先前所做的处置,又重新检讨,变成了与太子战、反太子的人全部有罪。而当汉武帝心理转变的时候,便对任安对待太子的态度产生了根本的怀疑,他怪任安不帮太子,却坐持两端,准备看谁胜了就依附谁,于是就判他腰斩。
任安自认为自己是冤枉的,十二月就要行刑了,他写信给经常可以见到皇帝的司马迁,请他设法援救。司马迁接到这封信时,他的心里相当为难。他了解汉武帝,自己就曾尝过汉武帝暴怒之下的痛苦,他实在不愿意再遭到第二个“李陵之祸”。
论交情,李陵与他“素非相善”,而任安是他的老朋友,双方的家庭彼此都很熟悉。司马迁也非常明白汉武帝一心为太子报仇,任安的死判,绝无平反的可能。他要把自己见死不救的苦衷,向老朋友说明,并请求他原谅。于是,司马迁写了这封长信给任安。
这句话是说有一位妹子思念自己的夫君转转反侧无法安神(古人解刨发现人体肠道是右旋的并且是呈九回的,所以用九回肠比喻反复辗转)。
出自汉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形容愁苦、忧虑、思念至极等用语。
而“并肩而长腰带断”“并肩”应该是指能在一起,“并肩而长腰带断”应该是说如果能够长相厮守(“并肩而长”应该是指从小一起的意思。)一直到死那该多好。
总起连起来就是:“我非常想念你以至于我非常痛苦辗转反侧无法安心,我们要是能够从小到大一起长相厮守一到老那该多好呀!
扩展资料:
在《报任少卿书》中,司马迁表明了自己的生死态度。信中,司马迁沉痛地说,"最下腐刑,极矣","诟莫大于宫刑",他描写自己受刑后"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由此可看出司马迁蒙受的屈辱,以及宫刑之耻对他精神的戕害。
耻辱如此,高洁如司马迁,自可选择一死而了心头之耻,但他却选择怀着耻辱与痛苦"苟活"于世。杜牧在《题乌江亭》中有言:包羞忍耻是男儿。而司马迁对宫刑之辱的茹纳,已超越了这一层次简单的"包羞忍耻"。
他活着,不仅是忍受挫折这么简单,他是为了心头的使命而活。一方面,他要完成父亲未竟的修史遗愿,另一方面,他要著书立言,要做称于世的"倜傥非常之人",要彰显自身的价值,他不能让自己的心愿"强半为消磨"。
论及生死,司马迁在这篇《报任少卿书》中写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忍辱含垢地活了下来,司马迁没有让自己的"死"如鸿毛之轻,而是让和着血泪挥就的《史记》凝成了他有着万钧之重的生命力量,从而打破了君主对他生存价值的戗灭,守住了自己不可被屠戮的灼灼灵魂,活成了一个历史不可磨灭的倜傥非常之人。
"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这样慷慨的陈词,这样壮烈的抒怀,呈现出太史公"我心匪石,不可转也"的倔强与豪壮。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bd7e22b156cdbb4e8ddbfa42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