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歌颂的是什么精神

正确的诗词是:“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歌”。歌颂的是: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精神品质。
出处:唐代 孟郊 《上达奚舍人》
原文: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风霜。贫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肠。
万俗皆走圆,一身犹学方。常恐众毁至,春叶成秋黄。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暗室晓未及,幽行涕空行。
译文:北山缺少日月的光芒,草木遭受风霜的苦难。贫困的士人处在险阻重重的境遇,吃杨梅充饥酸到肠胃。
世人都纷纷处事圆滑,而自己仍一身方正不随俗流。时常恐惧陷入仕途失意遭谗被弃的窘境,春天的绿叶变成秋天的黄叶。
大贤正大光明如明镜高悬,公烛普照大地并无私偏。黑暗的居室尚未达到光明,黑暗中行走涕泪空流两行。
扩展资料:
作品背景:
《上达奚舍人》是唐代诗人孟郊用五言古体写的一首干谒诗。达奚,为复姓;舍人,为官职。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在的自荐信。孟郊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坎坷,故希望通过向达奚舍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以求引荐。
作品赏析:
“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风霜”,首二句点出诗人所在的洛阳北邙山的自然环境,侧面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愁苦。大贤正大光明如明镜高悬,公烛普照大地并无私偏。最后两句“暗室晓未及,幽行涕空行”与前文呼应,再次写出自己的窘困处境。
就是说连公家的蜡烛这样的小东西、小利益,也绝对不会拿来给自己私用。中国古代有清廉佳话。强调严于律己、艰苦朴素,只求奉献、不思回报的政治操守和优良作风的同时,也强调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
严于律己、大公无私的精神。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出自孟郊的《上达奚舍人》,意指贤明的人能反躬自省、严于律己、大公无私。
“大贤秉高鉴”,意思是真正的贤人要随时准备拿出镜子来照自己,不让自己有丝毫的瑕疵,就是说做人要善于自省自律。从古之“以人为镜”,到今天的“照镜子、洗洗澡”,都包含深刻的自省之意。自省精神是儒家的基本精神,历来为古人推崇。“公烛无私光”,讲的是连公家的蜡烛这样的小东西、小利益,也绝不给自己私用,也就是公私分明。
扩展资料:
相关典故:
据南宋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李氏家族有一人为官廉洁,公私分明。一天,他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书。他当即灭掉公家的蜡烛,点燃自家的蜡烛。在他看来,公与私之间不能越雷池半步。这样的举动看起来有点过于较真儿,但背后折射的是公私分明的高尚情操。“公私”是一把尺,丈量境界高下,也是一杆秤,称出格局大小。自古以来,公私分明都是中华民族推崇的做人哲学和传统美德。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b14248adb007a9fe6e3a9aaa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