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能谋善断,杨溥非常沉稳,那么杨荣怎么样?

看《大明风华》了解三杨辅佐,为何出现这局面?特殊的时代背景,杨士奇能谋善断,杨溥沉稳老成,杨荣以警敏见长
《大明风华》中,朱棣最后一次北上亲征蒙古时,带上二子汉王和三子赵王,还有朱瞻基;同时留下太子朱高炽监国。这次两方都非常不顺,朱棣出征却屡屡受挫,而监国的太子对朝政日理万机,鞠躬尽瘁,早已疲惫不堪,当听到前方战况不利的消息后,监国的太子急火攻心,当众吐血。
而这时,朝廷上下遍布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的眼线,当太医告诉大臣们,太子恐怕凶多吉少后,明朝廷又一次面临危急关头,是否将太子病情告诉朱棣,又害怕朱棣有易储的想法;如果被汉王知道,恐怕又会产生“玄武门之变”或“靖难之役”。就在这关键时刻,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站了出来,决定对朱棣隐瞒太子病情;并且将汉王、赵王留守在京师的部队,换防成太子的兵力。
朱棣最后一次北征,在途中病逝时,当随行的宦官束手无策时,杨荣考虑到如果此时公布皇帝死讯,会引起朝中大乱,随征军队也会军心涣散,势必导致全军覆灭;而京师那边,汉王、赵王党羽必定会反戈一击,争夺皇位。
基于这样的考虑,杨荣决定秘不发丧,将朱棣尸体妥善保护起来,每天照常起居和汇报,并派人快马加鞭回到京城向太子朱高炽禀报情况。正是杨荣的所作所为,让太子朱高炽取得主动权,而汉王、赵王完全被蒙在鼓里,甚至京城的密探都没有得到一丝消息,等到朱棣死讯公布时,明朝廷早已大局已定。由此可见,三杨不仅辅助太子监国,而且是太子能够顺利登基的重要推手。
此外,历史上有名的“仁宣之治”更是与“三杨”密不可分,提起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吗,例如汉初文景之治,唐初贞观之治,唐中期开元盛世,北宋的仁宗之治,最后清朝的康乾盛世,这些更是更多的是得益于一个雄才大略,具有高超治国理政能力的君主,而在明朝“仁宣之治”得以于明君明仁宗朱高炽施以仁政,更得益于“三杨辅政”。
“三杨”历经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三朝,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华,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方面得益于明初特殊的社会环境给他们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他们的自才能和特点,那么“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都有哪些特点呢?
“西杨”杨士奇能谋善断
杨士奇江西泰和人,教书出身的他,被选中明朝廷编撰《太祖实录》从而改变人生机遇,由于才华出众,被破格录用做了教授,此后接连升迁,平步青云,做到内阁大员,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辅助明仁宗、明宣宗、正统皇帝开创“仁宣之治”。
杨士奇之所以能够有所作为,主要是因为他有着能谋善断的能力,他被永乐帝任命为东宫属官厚,机警护主,竭力辅佐太子,并最终保障太子得以登基。杨士奇几次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北征蒙古途中病逝于榆木川时,杨士奇为防止朝中生乱,秘不发丧,让皇太孙朱瞻基携带太子文书去接灵,并与杨荣等人暗中谋划配合,顺利地辅助朱高炽登基。
明仁宗即位后,杨士奇立即被擢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仁宗遇事,多征求杨士奇的意见,此时,君臣关系融洽,开明的政治氛围,为杨士奇提供了广阔的政治舞台。杨士奇除了在具体的政务上,竭力辅助明主外,还利用自己帝师的身份,从思想上引导帝王,辅助他们开明行政。
作为封建儒家思想的倡导者,在杨士奇的从政理念中,体现出了浓厚的儒家思想内涵,他利用儒家“仁政”学说,从思想感情上引导朱棣,让朱棣明白“性善”是“仁政”的基础和出发点,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节制,不要过度偏执酷虐,要施以宽仁行政。明仁宗即位后,杨士奇更是忠于职守,勤于政事,积极建言献策,为明朝治世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南杨”杨溥以“雅操”见长
杨溥为湖广石首人,因其地而被称为“南杨”,进士出身,在建文帝时被任命为编修,朱棣时期被选为太子东宫宫属,官授洗马。杨溥在汉王、赵王与太子朱高炽,争储斗争中,曾一度入狱,长达十年之久,所以在永乐时期,杨溥对明朝政治没有什么重大建树和影响。
太子朱高炽即位后,杨溥被授官翰林学士,从此开启官场生涯;宣宗即位后,杨溥真正走上重臣仕途,他与杨士奇、杨荣等人,共同执掌机务,这时杨溥与杨士奇、杨荣有了并驾齐驱的地位。
杨溥与杨士奇、杨荣在性格和为人处事方面有很大区别,他显得过于谨慎,无意之中给人一种老成稳重的感觉,言行举止非常自律,被冠以“雅操”见长的南杨。当明宣宗急于改变吏治来解决国家经济问题的时候,真正在内阁中起到作用的是杨士奇,当国家政治稳定,需要守成的时候,杨溥开始发挥应有的作用。
杨溥在“三杨”中是年纪最小的,但是办事却是最老成稳重的,三杨以三朝元老的身份构成明宣宗时期最稳定的政治三角,对明宣宗初年的政治稳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东杨”杨荣以警敏见长
建安人杨荣被称为东杨,其在政坛上最大的特色是“警敏”,杨荣非常善于察言观色,早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进入南京时,杨荣率先迎附,从而被朱棣带入文渊阁,当时文渊阁有七人,杨荣年纪最小。
与杨士奇、杨溥相比,杨荣最为警敏,能谋能断,擅长于边事,深得朱棣赏识。朱棣每次出征几乎都会带着杨荣,边防大事常问计于杨荣,并任命他掌管军事要职,由此可见杨荣对明朝的边防做出了很大贡献。
明仁宗朱高炽做太子的时候,多次遭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陷害,杨荣帮助仁宗稳定东宫之位。朱棣去世后,杨荣又立了一大功,他为了防止朝廷内乱,秘不发丧,依靠其机智,帮助明仁宗顺利即位,朱高炽对他恩宠如旧,授他为太子太傅,兼身殿大学士。杨荣为明仁宗、明宣宗出谋划策,解决不少军国大事。
明宣宗即位之初,汉王朱高煦谋反,朱瞻基急忙召杨荣商讨对策,杨荣劝朱瞻基御驾亲征,果然,顺利凯旋,明英宗即位后,杨荣仍然受到重用。总之,杨荣历侍四朝,遇事能谋能断,为人警敏,对明初边防、内政各个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为什么会出现“三杨辅政”这个局面呢?
例如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对开国功臣的诛杀,又以各种手段对大臣进行监督,建立锦衣卫监察组织,同时还通过其他手段惩治开国功勋。成祖朱棣靖难之役后对建文帝旧臣的压迫,残杀众多人才,这些刚猛政策造成大臣人心惶惶,使得明初在用人上出现捉襟见肘的局面;明仁宗即位后,一改这种严苛之路,走上休养生息的宽和发展之路。
太祖朱元璋废除了承袭几千年的丞相制度,使得中央机构的权力出现巨大真空,后来即位的仁宗、宣宗仁厚,处理国家大事方面不及祖辈们杀伐果断,急需大臣辅助管理,急需建立内阁制度,这也是明初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三杨”在特殊的政坛背景下具有特殊的地位,杨士奇、杨溥、杨荣等人与其他明初开国功臣、重臣不同;他们曾先后作过几任帝王的老师,帝师的身份让他们拥有特殊的地位。“三杨”所处的时代正是丞相制度废除,内阁制度形成时期,他们以内阁大臣和帝师的双重身份辅佐帝王,对明朝朝政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三杨”促进了明初内阁形成,成祖时期,杨士奇等7人进入内阁是内阁开始形成的标志,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对杨士奇等人更加倚重,提高“三杨”权力后,内阁在处理国政方面发挥的极端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三杨对内阁客观上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总之,明朝初年,君主圣明,而杨士奇、杨溥、杨荣等人,为人正直,办事老练深得皇帝信任,他们凭着自己的精练才干辅佐明君为朝廷献力,为江山社稷作贡献。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afd2b8be70eb250ff73d4ea9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