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由于“刀下留人”而活下来的著名人物呢?

这个人就是汉刘邦登坛拜帅的西汉开国大将军、由齐王至楚王再到淮阴侯的汉初三杰之韩信。
韩信的前世今生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淮阴人。西汉开国元勋,著名军事家,历史上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 ,被后世奉为“兵仙”、“神帅”。
咱们这位韩兵仙,也是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爱恨转承,从甘受胯下之辱到乞食漂母,再到楚营汉寨两下受辱,可谓是跌宕蹉跎心惊胆寒。
夏侯婴走马荐淮阴,萧何月下追韩信。萧相国可是韩大将军人生峻起疾落的第一见证人。成也是他,败也在他,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大将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定三秦,下雄关,破魏、伐代、平赵、降燕,背水一战,锚定汉王御极之策,奔袭齐地,猎杀龙且,会霸王于垓下,一决雌雄,终让项籍四面楚歌,无颜江东父老,道销途穷,拔剑自刎。
此时的韩大将军,飒爽神武,春风得意,可谓功高绝尘,国士无双,何其超拔耶!
汉皇慑于大将军神威,功高震主,卧榻惊梦,戏游云梦泽,掳掠驭龙汉。长乐宫萧何设计,吕雉钟室巧斩淮阴侯。
后世谓其“功高无二,略不世出”。传下统兵三遗策,名垂丹驰 。
刀下留人: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韩信被推至法场,可谓凶险已极,与他同坐的十三个人,已经纷纷人头落地,眼看鬼头大刀就要落到他的颈项上了──他是最后一个即将砍头的案犯。
活该韩大将军命不该绝,也是吉人自有天相,就在将要行刑的一刹那,韩信仰头望天,不意看到了夏侯婴。韩信心头一丝希望掠过,扯着嗓子冲他喊:难道汉王不想得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杀壮士?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夏侯婴惊异于韩信点破刘氏企图石破天惊的这番话,又见韩信虽跪而壮,容止伟岸,视为奇异之士,动了恻隐之心,便喊出了“刀下留人”,赢回了大将军一条命。
韩信确实胸藏韬晦心雄万夫,乃一代雄杰。汉室天下若是没有韩大将军,那取胜的几率就要大打折扣了,甚至有可能被项王吞没,更没有四百年澄明太平,长治久安。
刘邦在庆功的时候都承认,要是没有韩信,他这个皇帝恐怕真的当不成了──
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看看,这个不是弥勒这里胡吣,刘邦确实认定韩信的功劳,之所以能赢得天下,离不开张良、萧何与韩信。而韩信作为一支楚汉战场上的决定性力量,他偏向哪一边,哪一边就连克连捷,胜券在握。
刘邦庆幸韩信倒向了自己这一边,所以才开创了金城汤池的万事基业。从这个意义上说,是韩信将大汉江山拱手奉送给了汉刘邦。
历史的回声
韩信虽然逃过了当初一劫,却没能逃过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凄惨命运与历史轮回,枉自留下一曲哀歌在两千年的历史时空里幽怨踯躅,婉转低回。
亮煌煌几页史书,乱纷纷万马逐鹿,雄赳赳一代名将,野茫茫十面埋伏。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a986764fe6a9eab40ee2cb90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