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死后用白布包裹全身吗?

回民死后是用白布包裹全身的。
回民丧葬程序
1、清水洗
先用药皂擦洗,再用清水冲,从头到脚用新毛巾、脚布洗涤,要求干净。
2、白布包
洗毕,给死者穿着衣服,男性着衣3件,女性着衣5件(加胸围、盖2件),再将死者抬入在约8尺长,6尺宽的白卧单上,盖上约8尺长的白色棉布(名皮纳罩)然后用大白卧单将遗体包裹起来抬进搭卜(系6块木板组成运尸木匣),抬到悼念厅,请举行“赞礼”,礼毕将死者送往墓地。
3、土里埋
在地面挖一长方形深坑(长不超过2米,宽不超过1米),并做一个土枕前沿。死者入土时,先将塔卜罩子取下,再将塔卜抬近坑旁,把四周围的木板撤去,遗体入在坑内接触地面,再用三根圆木盖在坑上,加土堆成坟墓,墓前竖碑,一般面向西方。
扩展资料
回族的日常习俗
回族在饮食习惯、服饰装饰、诞生命名、成年仪式、婚姻和丧葬、节日等习俗上,都有浓厚的伊斯兰教色彩。
1、食物禁忌
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回族禁食猪、马、驴、骡、狗和一切自死的动物、动物血,禁食一切形象丑恶的飞禽走兽,无论牛、羊、骆驼及鸡禽,均需经阿訇或做礼拜的人念安拉之名然后屠宰,否则不能食用。日常生活中,回族不抽烟、不饮酒,但特别喜欢饮茶和用茶待客。
由于分散各地,形成了不同的饮茶习俗,北方回族地区有罐罐茶;云南回族中有烤茶;湖南回族中有擂茶。盖碗茶是西北回族的一种特殊嗜好。最有代表性的是“八宝盖碗茶”,即盖碗内泡有茶叶、冰糖、枸杞、核桃仁、芝麻、红枣、桂圆、葡萄干(或苹果干)等。
2、服饰衣着
回族妇女一般都头戴白圆撮口帽,戴盖头(也叫搭盖头)。无论在泉州、广州、海南等沿海地区,还是在内地,一般都是绿、青、白三种颜色,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绿色的,已婚妇女戴黑色的,有了孙子的或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绿盖头清俊娇丽;白盖头干净持重;黑色盖头素雅端正。大都选用丝、绸、乔其纱、的确良等高中档细料制作。老年人的盖头较长,要披到背心处;少女和媳妇的盖头比较短,前面遮住前颈即可。
头饰是回族最典型、最富有特点的服饰。因伊斯兰教尚白色,因此回族视白色为最洁净、最喜悦的颜色。在衣、冠颜色上以白、绿、黑色为主。回族男子戴的无檐小白帽,亦称“回回帽”或“礼拜帽”。有白、灰、蓝、绿、黑五色,分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来戴。
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帽子的样式因教派和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如哲赫忍耶教派的回民爱戴六角尖顶帽,六瓣表示坚信六大信仰,帽圆表示万教归一。除了白帽外,清真寺里的阿訇、满拉和笃信宗教的回族老人则喜爱戴缠头。
3、起经命
根据宗教规定,回族婴儿诞生的当天或三天之内,必须请一位阿訇给婴儿举行命名礼,即起经命,也叫回回名。命名礼首先由家庭主人,把孩子抱到门槛里,阿訇站在门口或门槛外,先对着小孩的右耳低念“班克”(宣礼词)。再对着小孩的左耳念“杀麦体”,即教民汇聚到清真寺后准备礼拜的招呼词。
尔后,是男孩便在左耳里慢慢吹一口气或轻轻咬一下,是女孩则在右耳朵里吹一口气。其意思是把一个新生儿,由清真寺之外呼唤到清真寺之内,一生下来就要成为一个当然的穆斯林。仪式后,便从回教众多的先贤中选出一个美名,告诉家里人。
这天,有条件的要宰羊,一般的也要炸油香、撒子、花花等,请阿訇,送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以示庆贺。命名礼结束后,要用红枣、白糖、红糖、冰糖水等甜东西给小孩儿开口。
4、婚礼习俗
各地回族婚礼形式多种多样。比较一致的程序是请媒人提亲、说色俩目(也叫定茶),插花(也叫定亲)、迎娶、念尼卡哈、撒喜、闹洞房、摆针线、回门等。婚礼时,男女各家还要摆宴席,招待宾客。当
新娘子入了洞房,送亲客人进屋后,主人一方面安排接待客人,一方面请阿訇给新郎新娘念“尼卡哈”:在堂屋正中设一张方桌,上方坐阿訇,左右坐证婚人和父母亲,地下铺上毯子,新郎、新娘跪或站在上面,聆听阿訇的教诲和宣读《古兰经》有关片断,再用汉语作一番解释。
5、亡人纪念
回族忌说“死”,将“逝世”一般称为“无常”,有些地方称“归真”或“毛提”。“归真”是回族群众对笃信宗教和宗教职业人员以及宗教上层人士的称法。葬礼要经过停尸、善面、备殓、净身、下葬、纪念亡人等程序。其中殡礼(站者那则)是回族丧葬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凡参加殡礼的人必须洗大净,殡礼的领导者,一般都是由本坊清真寺里的教长担任,也有的根据亡人的遗嘱来确定,不论辈分、地位,只要懂伊斯兰教规,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即可。一般根据亡人无常时间的长短来采取不同规模和方式的纪念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回族
百度百科-回民丧葬礼俗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九台县有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壮族、藏族、苗族、瑶族、水族等9个少数民族,共计51,61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78%。其中,满族31914人,约三分之一聚居在莽卡满族乡境内的东哈什蚂、塔库、三道、石屯。此外,其塔木镇的西哈什蚂、红旗, 胡家回族乡的小韩、罗古、周家等地也是满族聚居的地方;回族8,365人, 主要分布在胡家回族乡各村,其塔木镇的西山前槐,卢家乡的齐家、前央、段家,六台乡的团结,波泥河乡的波兴和九台镇、营城镇等地;朝鲜族11159人,全县有5个单一朝鲜族村(25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汉族、满族在同村杂居的朝鲜族农业社33个,主要分布在九郊、饮马河、龙家堡、 放牛沟、其塔木等乡镇。其余少数民族则散居城乡各地。 满 族 九台县的满族最早为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落,转战南北后迁徙于此者,或为满洲八旗兵于打牲鸟拉总管衙门当差而留居于此者,开荒垦地、务农为业,形成村落。 礼仪:晚辈对长辈要做到三天行小礼,五天行大礼,即每隔三天给长辈请安、隔五天见长辈须叩拜;亲友相见,互相“打千”问安;送客时,长辈在前,晚辈在后。这种礼仪已逐渐淡化。 婚姻:满族的结婚仪式与汉族略同。婚日于院中设一供桌,桌上放有装满高梁的大斗,斗上插一弓箭。新郎新娘下轿后先在供桌前拜天地,进屋后,由新郎的妹妹揭去新娘的盖头,开始拜祖先、拜父母,然后新娘在炕上坐帐,称“坐福”,炕席底下要放一把扎红绸的斧子,为有福之意。晚间在室内地桌上放两个酒壶、酒盅,新郎新娘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饮酒。炕上点燃‘对腊烛,通宵不熄。外屋一人或数人唱喜歌,还要把红高梁撒进新房里,俗称闹洞房,热闹一两个小时后自散。三日后新郎陪新娘回门。 丧葬:病人在弥留之际,首先要把祖宗牌撤下,送到安静清洁的地方。 把病人从炕上抬到地下,不能让病人死在炕上。亡婴和因分娩而死去的妇女,不能走门,要从窗户抬出。人死时院内要挂红布黑边做成的幡。后生晚辈身穿白布孝衫,不钉扣,用布带打结。土葬。城镇居民现已改为火葬。信仰:满族信仰萨满教。在祭祀祖先时,“萨满”头戴神帽,身穿长布裙,腰系腰铃,击鼓而舞,口唱神歌,歌颂太平,赞颂祖先的功德。每逢农历龙、虎年,举行仪式,续修家谱。 语言文字:17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大量满人入关,大量汉人移居关外,满人逐渐习用汉语。现在仅有少量的满语词汇保留下来并在满族老人中经常使用,如:爸爸称为“阿玛”,妈妈称为“额娘”,间壁为“排岔”,仓房叫“哈什”等。 莽卡满族乡原名舍岭,1983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莽卡满族乡。 该乡位于县城东南部,松花江西岸,北与其塔木镇相邻,西与胡家乡接壤。 东西10公里,南北20公里。总面积约210平方公里。1987年总人口为31,609人,其中满族11,325人,占总人口的36%。全乡除西部有些丘陵和山峦外,松花江沿岸是肥沃的平原,过去盛产小米,现在盛产水稻。共有耕地6,642公顷,山林约2,000公顷,12个村,11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满族人口比较集中的有6个村。莽卡满族乡建立后,各项事业都发展较快。供电量 1982年为1,800伏,1987年增容到3,150伏,已满足供电需要。水田面积,1982年1,240公顷,1985年发展到1,914公顷。同时,大、中型电灌站已由原来的9个增到22个,还有小型电灌站(包括机井)29个。林业也有了相应的发展,植树造林达1万亩。农业生产连续获得丰收,1987年粮豆总产27,337吨,比1980年的18,752吨增加8,585吨;总收入1,885.7万元,比1980年的619.5万元增加1 266.2万元;人均收入450元,比1980年的85元增加365元。 回 族 九台县回族多为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山东、河北、四川等地迁入,垦荒种地,逐渐形成村落。早于九台设县前约250年左右,就有回民落居胡家乡。九台镇内的回民,多是1916年设商埠后,从农村和德惠、双阳、永吉, 远至山东、河北等地陆续迁入的,从事饭馆、牛羊肉铺及皮革等民族传统行业。 作者: 细雨寻梦 2007-6-13 17:01 回复此发言 --------------------------------------------------------------------------------2 九台宗教 生活习俗: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在饮食上,要求比较严格。食肉类,只有牛、羊、驼等反刍动物和家禽、飞禽(凶猛禽类除外)。此外还可食用兔肉。上述可食动物,倘有自然死亡或外族人宰杀的, 也不吃,必须请清真寺的刀师傅或阿訇屠宰方可食用。20世纪60年代始,已有少数回民实行自宰自食。回民禁食猪、马、骡、驴、猫、狗等动物,除猪外,其它动物虽不可食,但可饲养。回民喜饮花茶,客到家中,习惯以茶待客,给客人喝碗茶,以示尊敬。在婚丧喜庆的日子里,一般都要做“油香”,这是回民的一种最尊贵的食品,可相互馈送。吃“油香”时不许吸烟、喝酒。在虔诚的穆斯林斋日也不吸烟、饮酒。 回民不崇拜偶像,不上供,不烧香,不叩头,不贴对联,各家房门、屋内只贴“都瓦宜”(有丧事的家庭三年内在蓝或白纸上以阿拉伯文写一“认主”或“赞主”之语句),除宗教意义外,客观上起到一种标志作用。 回族爱清净。男女老少经常去清真寺或在家中沐浴,这与作礼拜时要“小净”(洗脸、口、鼻、手、脚)或“大净”(洗全身)有关。 婚姻:男女结婚要请阿訇证婚,写“依扎布”(阿拉伯文的婚证)。新中国成立后,这种习惯已逐渐淡化,不再是必须履行的手续。 丧葬:回族人死了叫“无常”,可送挽联、挽幛,不送花圈,实行土葬。习惯于温水洗尸,后再用白布包裹起来,限三日内用“经匣”(抬尸的公用木匣)拉到或抬到坟地,轻轻放入坑中,不用棺材。 语言文字:回族通用汉语,同时也保留一些阿拉伯和波斯语的词汇,比如“穆斯林”,属阿拉伯语,意为“顺从者”,是伊斯兰教徒的通称。“多思蒂”属波斯语,意为“伊斯兰教教友或朋友”。“阿訇”波斯语,意为“先生”、“宗教师”等。胡家回族乡1952年,根据政务院《关于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实施办法的决定》,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在原第五区建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 耕地面积6,000公顷,下辖9个村,93个自然屯。1958年9月在人民公社化时撤销,和毗连的红旗乡、舍岭乡、其塔木乡联片建立其塔木人民公社。1963年11月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胡家回族乡人民公社。1984年改制为胡家回族乡人民政府。到1987年全乡总人口为22,976人,其中回族为4,030人,占全乡人口的17.5%。 1987年粮豆总产26,225吨,比1980年的13,151吨增加13,074吨;总收入1,066.9万元,比1980年的418.6万元增加648.3万元;人均收入277元,比1980年的83元增加194元。多种经营也同步增长,全乡有人工林800公顷,果园21处共200公顷,养牛3,500多头,羊6000多只。 随着生产的发展,全乡各族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蜂蜜村6个农业社有4个社的农民吃上了自来水。农民的住房条件有所改善。仅1983年到1984年,村里就盖起新房12栋,砖木结构的有8栋。蜂蜜村第五农业社1983年有电视机仅6台,到1987年增加到54台。 朝鲜族 朝鲜族最早约于1908年零散迁入。1923年从朝鲜及我国延吉一带迁来一批朝鲜族农民,于龙家堡的双阳村贾家屯定居,逐渐形成村落,到1937年达1,447人。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大兴水利建设,开发水田,又有大量朝鲜族农民从永吉、舒兰、蛟河、磐石、桦甸及黑龙江省的五常等地迁入本县,种植水稻。 生活习俗:朝鲜族人民勤劳、俭朴,以稻米为主食,每逢节日,大都做“打糕”。丰收之时或节假日里,不分男女老幼,同欢同庆、载歌载舞。体育活动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群众性的运动项目有摔跤、踏跳板、荡秋千。男女中无论儿童还是青壮年,普遍爱好足球、排球。 婚姻:解放前,婚姻皆由父母包办,早婚现象较普遍。在农村,出嫁的妇女不准提出离婚,寡妇不得再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婚姻法的推行,废除了封建的婚姻制度。 丧葬:朝鲜族习惯土葬,人死后要经过“净身”、“穿寿衣”、“入殓”、“成服”等过程。老人亡故,亲人三天不准洗脸、理发,不准吃午饭。出殡后要连续祭祀三天,饭前上供,每逢亡者生日、亡日以及清明、端午、中秋节都要祭祀。新中国成立后,旧的丧葬习俗已逐渐废弃,普遍实行火葬,亲朋好友以戴黑纱,送挽联表示哀悼。 作者: 细雨寻梦 2007-6-13 17:01 回复此发言 --------------------------------------------------------------------------------3 九台宗教 朝鲜族有少数人信奉佛教、天主教或基督教。中、小学均以朝鲜文授课。除少数老人外绝大多数人都通汉语。 宗 教 新中国成立前,九台县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寺庙道观城乡皆有,各教教徒多少不等。天主教堂、基督教会均设于县城内,其他散在各地。至1987年,天主教、道教已不存在。 佛 教 清乾隆年间,佛教传入,至1949年城乡寺庙有20余处,和尚、尼僧约200余人。教派多系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1947年土地改革时期,多数僧人离开庙宇,有的还俗,有的去民间散居,有的年迈病故,唯少数寺庙有僧人。现仅存九台镇浴泉庵一处,有尼僧6人。另有尼僧6人散居九台、营城、上河湾等地。她们多已年迈,除微薄的宗教收入外,主要靠政府给予生活补助。 道 教 清乾隆年间道教传入,至解放前县内城乡各地有道观60处,其中23处只有观而无道士,由村中会首或村民管理。其余37处道观共居道士约40余人。教派有全真道和伙居道(又名正乙派),全县境内以全真道中的“龙门派”为多。土改后,道士四散于民间隐居。 伊斯兰教 清康熙年间,伊斯兰教随回族入居而传入。凡回民聚居的村落均有清真寺,以方便回民过宗教生活和料理婚丧习俗等事务。全县共有清真寺8处,阿訇、掌教11人。教派皆是逊尼派的四大教法学派中的哈乃斐派。清真寺多建于清代。一般都是随回民村落的形成出现的。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翻修扩建成为完整壮观的寺院。 基督教 建国前,基督教会有两处,一处是城内铁道南信义会,属丹麦“差会”,是30年代舒兰县教徒孙华西来本县开设“华西医院”时传入的。沦陷初期此人走后,由本地传教士王更生继续主持教务,有教徒四、五十人。另一处是城内铁道北“复临安息日会”,原属于美国“全球总会”。民国时期有医生冯成钧来设立教会。后有蔡一臣、肖子馥等传教土主持宗教活动,教徒十余人。1982年,成立营城镇基督教三自爱国小组,与长春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在教务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小组成员9人,设正副组长3人。1987年,营城镇有基督教会一处,长老马天民(建井工程处工人),教徒200人,其中有九台镇老教徒,也有关内来煤矿的工人家属,还有部分新教徒。教会活动场所系信徒们集资购置设立:第五节天主教1920年以前,九台属吉林教区。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于1920年由吉林天主教会兰路叶(法国人)主教,在县城铁北(县政府招待所址)建立天主教堂一处。1930年后由法国主教高德惠(嘎斯拜)修理了教堂。首任本堂神甫田玉田(中国人)。他死后由法国神甫纪怀德(拜勒)继任。教徒最多时达100多人:驻会修女有刘、贾二人。解放后,外籍神甫于1951年12月全部离境。至此、天主教无存。 附录 寺庙简介 浴泉寺 因寺南端河边有清泉而得名。旧址在县城肉联厂院内,始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有和尚3人,监院释了生。1934年,有张氏大户财主布施重修,同年了生替师(戒空)收徒,了士、了然等12名僧尼来到此庙,同了生结为师兄弟。了生等三名和尚让出此庙,去附近护国寺,浴泉寺从此改为浴泉庵:该庵的建筑,有石基砖砌的围墙,高两米,院内建筑皆为砖木结构,以前后各五间大殿为主体,前殿门正中悬挂镌刻的“大雄宝殿”匾额,门两侧的明柱上各悬一块楹联:“无人无我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殿内正中有铜铸释迦牟尼佛像。后殿为娘娘殿,两侧配有对称的偏殿各3间,西为大仙堂,东为张氏家庙。 主殿岭脊两端有鸱吻。斜背上饰脊兽,雄伟壮观。浴泉庵曾是全县佛教最大的庙宇,盛时僧尼达48人。1949年春,佛像被毁,1950年尼僧陆续离开。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公布后,经县委、县政府和当事尼僧释了空协商,用政府收回的“惜字局”场所(九台镇军民街)兑换,并帮助改建了佛殿,购置了法器,当时有尼僧10余人重返浴泉庵。1986年经政府资助,浴泉庵得到重新翻建。 蜂蜜营清真寺 位于胡家回族乡蜂蜜村。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形成回民村落,当时在今清真寺道南河岸边建起平房式清真寺一处。宣统元年(1909年)被大水淹没,当地回民募捐筹款重建,建筑巍峨壮观,工艺高超。大殿可容三、四百人作礼拜。大殿后侧有“望月楼”分为两层,和大殿相通。望月楼的窗户上边有大青方砖刻制的“礼塑先天,清真古教”8个大字。寺内设有沐浴室,供穆斯林净身使用。寺的色调青绿,有白色大理石雕成的石碑一座,正面碑文记载清真寺自康熙年立地基的范围,捐款施地人的姓名及所施地范围。碑的背面首部刻有阿文“都瓦宜”。解放前夕,除平时各项宗教收入外,拥有耕地82垧,柳条甸15垧,年租粮123石。“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遭严重破坏。1985年经政府资助,加以维修。现有教长(阿訇)掌教2人,每逢主麻日(星期五)教民们高兴地来到这里做礼拜,三大节日盛时可达五、六十人。这座清真寺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时九台镇内寺庙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a975d2ecb3e3ae4067a3911f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