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瑞丽、芒市的介绍

  从昆明乘飞机西行50分钟,便抵达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潞西市,换乘汽车沿滇缅公路行80多公里,可分别抵达中国西南边境瑞丽市和畹町。  瑞丽,傣语叫勐卯,意思是“雾茫茫笼罩的翠绿地方”。它三面与缅甸接壤,瑞丽江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玉带,陇川江又像一条金色的缎带,从东西两面缠着翡翠般的瑞丽坝,更增添了它风姿的秀美。  瑞丽,本来就含有吉祥美丽的意思。一进入瑞丽市所在的瑞丽坝子,很容易就会领略出这名字的情画意来。瑞丽坝子在群山的环抱中, 开阔而平坦,辽阔田野间处处是热带果林和凤尾竹掩映着的傣家竹楼,坡地上的橡胶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瑞丽江波光粼粼,渡口船来筏往,把两岸的风物人情融合成一种难以言说的异国情调 。  瑞丽的少数民族人口占60%以上,是德宏州内少数民族比例最高的县市,主要有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每个民族都 有自己独特的风情,特别是傣族更是无处不在,成为美景中的绝好点缀。  不过,稍为留意就会发现这里的傣族与西双版纳的傣族不尽相同,例如瑞丽的傣族妇女喜欢在脸上涂上一种金色的面霜,即是装饰又可防晒,这打扮和缅甸那边的习惯一样,显示了边境生活文化的交流与融和。  中外商贾云集的边贸商城  在田园化、诗画般 的瑞丽霸,竟有一座商业颇为发达的城市?初到瑞丽的人都会不期然感到惊异。  瑞丽虽然城市不大,连郊区农村也不足10万人,却有林立的商贸大厦、星级酒店,商场货摊琳琅满目;日间熙熙攘攘,晚上夜市灯火辉煌。最突出的是在市西北角的边贸街珠宝市场,这里占地32,000方米,设有铺面千余个,汇集了中外百货、土特名产和柚木雕刻等工艺品,占铺面最多生意的是珠宝玉石--因为瑞丽邻近缅甸玉和宝石的产地,玉器珠宝自然成为最有份量的商品。在这里,中外商贾云集,除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和汉人以外,还有不少缅甸人、孟加拉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傣语,普通话、缅语等 南腔北调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落。许多缅甸人已成为长居瑞丽的座商,铺面摆满了珠宝玉石成品和一堆堆未经琢磨或只切割开一角的毛玉。来搜购毛玉的商人全凭眼光和运气,如果毛玉中含有上乘的翡翠便 可大发其财,但那花花绿绿的钞票也可能只换来废石一堆。来瑞丽旅游的人,几乎都会为美玉而大破锦囊,但我早有预谋,要到缅甸去才选购玉石,所以一咬牙就忍住了。  除了市内的珠宝市场外,在市东南4公里的姐告边境贸易经济区,有一条中缅街,中国与缅甸只是一街之隔,因此也形成了繁盛的边贸集市,人们把这条街道称为“西南的沙头角”(注-“沙头角”是广东省深圳与香港东北边境之间的一个村镇,两地以一街为界,隔开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领域,而两地居民可互相往来  姐勒金塔闻名东南亚  在南渡缅甸的跨国游之前,我们尽情地游览了瑞丽。瑞丽主要景点,几乎都在320国道沿线,交通十分方便。  在瑞丽霸子上,探访傣族风情和拜访佛寺往往是不可分的旅程。经验告诉我,只要看见有大片竹林的地方,就有一定有村寨;每个傣家的村寨一定有雄伟的奘房(傣族称佛寺为奘房)或者金碧辉煌的佛塔。最著名的佛寺是喊隆奘房和大等喊奘房,同样,喊隆和大等喊也是最有名的大寨子,被誉为农庄式的天然公园。“奘房”即通常所说的寺庙,是佛教徒出家修行的地方,也是佛爷传经布道的场所。喊萨奘房建于傣族村寨之中,它是一座凤竹环绕、榕树垂须、别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是傣家建筑之精华,是全瑞丽等级最高的奘房;大等喊奘房建于清乾隆年间,其建筑形式有如古代傣式宫殿,因此,著名的电影《孔雀公主》还把这里作为“孔雀公主”的拍摄点呢。 在瑞丽的芸芸佛塔之中,最有名的是姐勒金塔,它是德宏州佛塔之冠,而且是东南亚著名的佛塔之一,据说与缅甸曼德勒佛塔齐名。这座华丽的佛塔位于市区以东7公里的姐勒村。塔群中心是高40米主塔,四周围绕着小塔16座;塔身金光灿灿,塔冠装饰着宝伞,风标和银铃,在微风中发出叮咚悦耳的声音。  姐勒金塔的历史久远,现已难以考证其创建年代。史籍记载,在速塔共玛腊王子统治时代,这里发现有熊、麻雀、鸭、牛等7种骨头,正切合传说佛祖转世轮回550次,当轮回为该等动物时,是在姐勒生息;因而王子命建此塔,称为金熊塔。金塔曾经多次重建,可考的一次早期的重建是在佛历2,300年(公元1756年),距今已有200多年了。  瑞丽市地处云南省西部,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的新兴城市,它东连畹町市、潞西县,北接陇川县,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毗邻.  瑞丽江流域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瑞丽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召武定墓、广贺罕古都遗址等大量文物古迹,民族文化的内涵深邃幽远,亚热带雨林风光神韵天然,旅游淘宝和珠宝购物得天独厚,地热资源储量充沛。旅游项目有: 国门畹町桥、天涯地角――姐告、中缅共饮一江水――弄岛、畹町生态园、迎客榕――芒令“独树成林”、瑞丽江漂江游、东南亚名塔――瑞丽金塔、大等喊傣家农村公园、瑞丽东南亚、南亚风情园、姐告边境贸易区、中缅街、瑞丽市的扎朵瀑布、景颇族“目脑纵歌”场、一院两国、“一寨两国”银井、姐东崃榕树王、小乘佛教文化旅游区――喊沙、原中央雷允飞机制造厂遗址游览区、宝石寺庙――雷奘相。  我自己的感觉是先到昆明后,坐飞机到潞西就可以了,  然后参加团队或是散客都没有问题,六七月去最好,水果特别多,雨季不干燥,  不过要记着带伞,或是要去森林的话穿透明的贴身雨衣也可以,  衣服越薄越好,不过外衣还是要带,带蚊虫叮咬的万金油,花露水,  不过这些东西当地也都能买到!  芒市又称潞西,相传释迦牟尼传教来到这里时,天蒙蒙亮,雄鸡啼鸣,晨曦就要普照在这翠绿的坝子上,便为它取名“勐焕”意思是“黎明的城市”。  两千年悠久历史的勐巴娜西古城  芒市在两千四百多年前就是一个傣族先民部落,得天独厚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肥沃的土地、充沛的林水资源,加上人们的勤耕苦作,整个部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山美水美,姑娘漂亮,人杰地灵,没有欺诈,成为声振四方的“部落勐”(部落国),被称为“勐巴娜西”(一个像天堂一样的地方)。“蜀身毒道”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使芒市与内地和国外的交往逐步扩大,近一知年南传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的传入,又使这里的原始宗教步入了现代宗教的文明。千年滴水终成金,中外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相凝结,给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经书百卷,创造了遍布城内城外的宗教文化建筑群。“芒市”这个名称至今已有一知多年历史,唐、宋、元、明、清五朝都以芒市(施)为今潞西及周边的行政区划地域名称,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才改称潞西,设潞西政治局于勐戛,民国三十八年(1949)又迁芒市设潞西县。解放以后,人们仍按习惯称潞西为芒市,故很多人到了芒市不知道潞西。  芒市坝区原住居民主要是傣族,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水的民族,男子平和、和善,女子温柔勤劳,信奉佛教。山区居民以景颇族为主,这是古代从青藏高原迁徙而来民族,勇敢奔放、热情豪爽。历朝历代不断有内地民族、中原居民因戍边固国、战乱避世等原因,不断迁徙而来。解放后,大批高素质的南下干部组成民族工作队,久居芒市帮助教育、指导生产,开化风气。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商人云集芒市,掘金商贸,并以此为家,乐而不返。也因此,形成了芒市包容的文明,开放的胸怀,多彩的生活。  在芒市,既有傣族的传统如水生活方式,泼水节欢快、赶摆热闹、猎哨多情;也有景颇族的豪迈气概,目瑙纵歌万人通宵舞,男刀女扇、长枪筒帕,气概非凡,不但是吉尼斯记录的人数最多之舞,也是以舞叙事、以舞溯祖的独特文化。仅说民族节日,农历正月是景颇族的目瑙纵歌、傈僳族的阔时节,公历三月是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四月是傣族、德昂族的泼水节,七月是建州纪念日。加上中华民族传统佳节、全国统一节假日,几乎每月有节,月月高兴。  芒市本地民族各有传统食物、味道,傣族饮食酸凉爽口、景颇族辛辣多味。其次是各地口味在芒市交融杂合,变化出新,融入当地。所以,芒市食物味道多变,酸甜苦辣各有主食、各有变化;味觉层次分明,深浅浓淡各有味道、各有回味。饭桌上,几乎每菜配一蘸水。可蘸,别有味道;不蘸,不减其味。早餐,最普通的小店,饵丝、米线种类繁多,米线就有粗、较粗、细等,饵丝更有七、八种之多。汤有牛、猪、鸡备选,“冒子”有各种做法、各种风味的各类肉类。佐料摆满一桌子,鲜柠檬、涮涮辣、小米辣、甜酱油、各类泡菜,等等,各取所需各自选配。同一碗早餐,主料、汤、“冒子”组合不同,味道各异,再加佐料调配,口味变化多端,口福不尽。  傣语称“广母姐列”,是芒市傣族建造最早的佛塔。塔高十余米,树高数十米,佛塔是实心的砖塔,树为菩提树。塔顶着树,树包着塔,顶上枝叶葱茏,脚下佛塔生辉。塔身若金刚,威严肃穆,树则一柱擎天,紧紧裹住塔身。树塔浑然一体。在塔下仰望,不禁让人惊叹:眼前究竟是一座塔,还是一棵树?据说这里原本有塔无树,当一粒菩提树种子被风带进塔缝,春雨浇下,种子生根发芽,渐渐便有了这奇观。塔孕育了树,树护卫着塔,这是一种典型的傣族式智慧。  潞西傣族、德昂族信奉小乘佛教,因而奘寺众多,几乎每个村寨都建有奘寺,且大多奘房相邻,辉映成趣,也有塔寺分离,独放异彩。在潞西市芒市镇正南路中段,有一座苍劲古朴的寺庙建筑群落,它与众多的小乘佛教“奘寺”风格迥异,又与内地汉族大乘佛教的佛寺不同。一般的傣族小乘佛教“奘房”(佛寺)大抵为方形独间干栏式木结构,菩提寺却在主房两侧各增一偏厦,犹如两翼紧衔主房,形成三个独立而又相连相通的佛殿。而一般的汉族大乘佛教佛寺大抵为四合院式。菩提寺正殿供奉的释迦牟尼像前下方的两菩萨也不是普贤和文殊,左边一尊头戴金盔,右手执笔左手执薄,名叫“威士众”,意为司善恶之神;右边一尊赤着双脚,脚边摆着水罐,手理长发作滴水状,名叫“南娃宋特妮”,意为土地之神,这又是内地大乘佛教所没有的。  勐巴娜西珍奇园位于芒市勇罕街南段东侧,是国家A A A A级风景区。据说这里有四个全国之最:百年古树数量之多(500余株)、规格之大为全国之最;树化石、树化玉的数量和精品之多(1000余吨);大(古)树移植数量之多(500余株)、成活率之高(96%)为全国之最。  珍藏馆内陈列着大量树化玉标本,一大段粗粗的树干,外形和纹理明明是树,然而它却早已变成通体半透明的美丽玉石。这些树化玉已经有长达5000万年、一亿年甚至二亿年之久的历史,满满一屋子大大小小,五彩缤纷的水石、石胆、玉石、翡翠,美不胜收。  风平佛塔  德宏傣族信仰小乘佛教,村村寨寨多建缅寺与佛塔,在芒市地区,最有名的是位于芒市西约6公里的风平乡耸立的一座金碧辉煌的佛塔,它就是闻名遐迩的风平佛塔,当地傣族称为“广姆”。  风平佛塔是德宏州的名胜古迹之一。高大雄伟,造型玲珑华丽,错落有致,巧夺天工,建筑构思新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是傣族小乘佛教建筑中的一件珍品。  该塔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最早的风平佛塔有东塔和西塔两座。乾隆六年(1741),芒市傣族土司请来一位长老,主持建筑东塔。傣语称西塔为“广姆刚勐”,意为芒市坝的中心塔。该塔1805年曾遭受地震损坏,但得到了及时的修复,1966年又被毁。1986年重建了现在这座佛塔。  重建的风平佛塔,主塔高23米,四周环列小塔28座,犹如众星捧月,拱卫于母塔四周,构成挺拔雄奇的主塔体,它造型复杂、严谨、气势雄伟,主塔和子塔尖部稍下有玲珑剔透的金色宝伞,伞沿系有银玲,随风摇曳,叮咚作响,悦耳动听。  每当夕阳西下,晚霞如火,情景更为壮观,闪闪发光的金塔,耀人眼目。  风平佛塔还是傣族群众娱乐活动的中心。凡是傣家的盛大民族节日,风平乡的傣族群众都要在这里举行“广姆摆”,人们敲起芒锣象脚鼓,跳起“嘎秧舞”,欢庆丰收。熙熙攘攘的佛塔周围,人山人海,人们往往要跳几个通宵,犹余兴未尽。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a5d15d797ba6007c0425682f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