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皇字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把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齐王、赵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平定天下。嬴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称号,以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李斯等人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秦王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以彰显自己的尊贵。  另一种说法:   秦灭六国后,秦王政觉得自己的功绩超过三皇五帝,如果不改名号,显不出他的伟大,更不能让后代明白他的
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有史籍称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帝”是上古时代人们想象的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史记》中,五个部落或部落首领称为“五帝”。是秦始皇把“皇”和“帝”结合起来,表示他想作最高统治者。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a1e5703528cd93f2b6e51cd9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