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最先,不耻最后"的意思


意思是不想要做最好的,也不以最差为耻辱。
出自:现代鲁迅的《最先与最后》
原文: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箴了。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
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了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但这些事又作别论。
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预定的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
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罢。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创作于五四运动之后,鲁迅写这篇文章表达对国人盲目的悲痛之情。
本文构思清晰,先用《韩非子》中的一句话入手,从书面走向现实,用生活实例进行论证铺垫,最后以一连串的排比句与议论句结尾,铿锵有力,直接明了,体现出鲁迅杂文“投枪、匕首”的特点。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反对道学空谈,反对封建传统中的“明哲保身”主义及权利主义,对生活中及革命道路上的锲而不舍、勇往直前者进行赞美,与奥林匹克精神中的“重在参与”有异曲同工之处。
“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这句话如今已成为鲁迅最为著名的名言之一,并激励着全国人民奋勇拼搏、创造辉煌。
人们不管做任何事,往往都会遇到最先与最后的问题,人们总爱赞美最先者,当人们处于最先与最后之间,或即将落于最后,人们往往会采取躲避或放弃.正如鲁迅先生在“最先与最后”这篇短文中所举出的例子:“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预定的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为何人们会见胜就聚,见败就逃呢?为何,人们就只会偏向胜利的那一边,而害怕失败呢?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如果你在此错误上加以改进的话,说不定下一个胜利者便是你。先与后是会不停变动的,如果你处于最先而骄傲自大不努力的话,下一次你就不会再站上这个冠军台上了;如果你是处于最后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的话,或许这冠军奖杯就会传到了你手中。想要胜永远属于你,就得坚持不懈,想要败不会永远跟随你,就得锲而不舍。 鲁迅先生所写的,是处于旧时代的中国,因那时侯很不发达,而被其他国家欺辱,现在的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因而其他国家都十分尊敬我国。假如中国当时是处于最后的,而美国是处于最先,你们可能会问:为何这样落后的国家,会发展成为拥有高新技术的中国,而与最优先的美国的距离不遥远呢?因为中国从来都没放弃过,它始终在默默地追赶着美国,锲而不舍地向高处攀去。我相信,这距离将会越来越近,直到最后超过了最先者。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面临暂时的先而骄傲,也不要面临暂时的后而逃避。不管你是处于最先还是最后,只要你记住:不为最先,不耻最后!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a154d82046999fae2b028fc0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