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句话意思是:事物的发展不是为了达到某一种状态,也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状态。想要违背自然规律硬生生地停在某一个状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所以,一旦功成,那么环境、条件都已发生改变,最好的方法就是功成身退。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原文为: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世间万物都有其发生运行的规律,总是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中。事物的发展不会是为了达到某一种状态(生而不有),也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状态(为而不恃)。想要违背自然规律硬生生地停在某一个状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所以,一旦功成,那么环境、条件都已发生改变,最好的方法就是功成身退。只有功成身退,那么才能将功勋永久的保留。这里其实是一个反证法,只有不居功,人们才会认为所有行为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功”,而正是这样,人们才会记住你的功劳。假如你获得成功后总是居功自傲,那么人们会怀疑你之前行为的出发点,从而否定你的功劳,甚至否定为了取得这份功劳的所有行为。同样,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也只有向前看,驻足停留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意思: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成名就而不自我夸耀。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1.《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在先秦时竹简《文子》称《上?经》、《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  2.老子(约公元前571 --- 约公元前451年),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9f618cc65f3f94ec8ab7caf6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