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什么含义?

不是新鲜的东西就不能把它当作进步,不是传统的东西就不能把它当做该遵守的【法则,条例】。我的理解:不拿出创新的东西,就不能算作是在进步/革新;不坚持旧的(秩序和传统),就无法坚守传统所具有的维持秩序的功能。这不是严复的吗?
古代的科举制度比起任命或世袭,算是一种社会进步。但只以八股取士,限制了读书人聪明才智的任意发挥,有落后保守的一面。科举制度肇始于隋代,盛行于唐,清代光绪时,才被废除,延续一千多年。这种制度成为当时整个社会文化的传播机制,成为儒家文化价值观念传播载体。科举制度是不需要原创的,甚至抵制原创性,这种求同不求异的状态延续时间长了士大夫阶层就会产生“重守成而轻创新”的想法,甚至把一切变异都看做是对儒家经典的背叛,这就造成中国人的创造性思维不能良好的发育。妨碍了去敏感地了解世界文化,去吸纳西方的先进知识,这是近代中国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人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终于产生了一种焦虑感。想要大刀阔斧改革的心理在一些少数的知识分子当中出现了,那就是戊戌变法人士。但是,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官僚阶层,他们的改革思想很难被这些人认同接受;另外,他们在改革中又犯了很多过于激进的错误,不能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最后,变法失败,同样洋务运动也失败告终。这两次变法的失败,与儒家文明在近代的保守性有很大关系。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成功,又恰恰和中国的儒家思想所具有的保守型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正是如此,五四运动初期,中国第一代现代知识分子对我们传统文化抱有强烈的逆反心理,把批判传统文化作为救亡图存的起点。但是这种反主流的片面性却在于,它在实现民族进步同时,抛弃了自己的主流文化――保持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最可贵的资源。 未来哪一种文化成为主流,这需要把它放到特定的国情中实事求是地去考察,只要对国家发展建设有利,能提高政治、精神、物质文明水平,于广大人民群众有益,那就是好的,我们就能接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分析、考察,既要看到历史上顽强的一面,也要看到它给近代带来的挫折。对五四运动时期那种极端的反传统主义,我们既应该同情和理解,也应该有批判的超越。在我们这个新时代,儒家文化保守型的东西所造成的阻碍已经不存在了,儒家的精神资源,在现代社会当中应该具有更强的正面意义,儒家文明的生命依然延续。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9b555aa013587ba4508a7e47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