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


译文:
如果人民饱受暴政的逼迫,到了连死都不怕反抗的时候,统治者又怎能用死来威胁他们呢?若人民都畏惧死,一有人做坏事就被抓起来杀掉,那还有谁敢胡作非为呢?
天地间,冥冥中有专司杀伐的力量,无须人代劳。如果人代替天实施杀伐,就好像一个不会工艺的人代替木匠做工一样,很少有不伤到自己的。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出处:《老子》第七十四章――春秋・老子
扩展资料
《民不畏死》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七十五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
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并且直接精炼。那也可以是:民众不怕死(民是个广义,意思多广的下者们,道德经一直在说处下者长存,国中民最处下,浩浩荡荡,万众万生,如果用老子的角度,把民理解成一个柔弱而强的广义的名词,而不是单纯狭义的“下等阶层”名词,确实不怕死,因为你杀不绝,杀就是刚强,民处下如水,杀了一波总有后来人,怎么会怕杀呢,永远不会怕,有可能老子已经这样看待民这个词,所以上来就是,肯定句,民众不畏惧死亡!),为何要用死亡畏惧他们,(开始说后果,应该是对贵族或者所谓高于民的阶层)如果让民众常常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里,而成为了奇者(孤立,出奇术者)我要得到权利,捉到就杀死他,谁还敢呢(这里可能有一种非常直白的意思,就是如果这种让万民都惧怕死亡的奇者,落到我手里(或者捉到,控制)我都想把他直接弄死(何况民众),谁敢做这个奇者?(因为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民众里总会有这种动手的人(铤而走险的逆袭的力量),你代替他杀人,你就好比伐木的工匠,你代替了工匠们去砍树,很少有不伤到自己的(老子还是不主张杀伐,奇者该杀,但你要去杀,你就做好伤了自己的准备)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9b0c9f735a79980cedd7f982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