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11分)念奴娇・登石头城①萨都剌??石头...


小题1:上片:实写了石头城天地无物、惟有青山如壁的空旷寂寥之景;(2分)虚写了昔日战争连年的激烈残酷、豪杰消逝的苍凉悲壮之景。(2分)虚实结合使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1分)下片:实写了离宫荒凉破败,辇路芳草萋萋,松径寂静无人,鬼火高低明灭,秦淮一片明月的空冷阴森之景;(2分)虚写了歌女在歌舞中、酒樽前、明镜里青春渐逝的孤寂凄惨。(2分)虚实结合使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1分)(实写2分、虚写2分;每种景象要简析诗句、概括特点,各1分;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1分。)小题2:①对世事(历史)变迁/昔盛今衰的悲哀(1分)。曾经的繁华六朝,现已成空荡的江山;曾经的行宫内院,早已是芳草萋萋。世事(历史)沧桑/盛衰无常,让人倍加感伤。(1分)②对自然永恒、物是人非/人生短暂的无奈(1分)。曾经的江山明月离宫依旧存在,而曾经的豪杰宫人却已随时光流逝而“消磨”,一片空冷孤寂,让人顿觉自然永恒、人生短暂。(1分)③对战争残酷的心痛(1分)。战火纷飞,摧毁了往日的繁华,只剩下生灵涂炭,白骨遍野,让人心痛。(1分)④对青春易逝的感伤(1分)。多少美丽如花的歌舞粉黛,对镜施粉理鬓,却又青丝变白发,消磨了青春美丽,这应该是诗人对自已也是对世人青春易逝的感伤。(1分)(情感概括及简析各1分;答出任何三点即可给满分;两条合为一条,言之成理亦可;未分条概括酌情扣分。)
小题1:试题分析:虚实结合是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诗中的“实”,指的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捕捉到的部分。诗中的“虚”,指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象,是诗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的部分。上片中石头城的“天”“地”“青山”,下片的“离宫” “芳草”“松径” “鬼火”“明月”都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为实写。上片“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写出昔日战争激烈残酷、豪杰消逝,下片“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写歌女的孤寂生活,都是诗人想象之景,是虚写。虚实结合的效果就是使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小题2: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这首诗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人抚今追昔,以苍凉的韵调,以富有悲剧意味的形象,咏出了风云易消、青山常在的感慨,写出了世事变迁、昔盛今衰的感慨,也表现对战争残酷惨烈的心痛。上阙:重点写的是昔日在这里发生过无数次激烈的战争,写景,咏史,抒怀。“石头城上”三句写出了石头城空荡凄惨的江山,发出了世事变迁的慨叹。“指点六朝形胜地”二句引出下文对历史上连年战乱的追述。“蔽日旌旗,”三句以简洁的文字,清晰鲜活地再现了历史上曾经接连不断的战争的激烈场面。那些龙争虎斗的英雄豪杰也不可避免的被历史的洪流席卷而去,令人无限伤感。下阙:写的是凄凉冷清的行宫,多少歌舞粉黛在这里送走了青春,耗尽了年华。“寂寞避暑离宫”五句写出了“离宫”已是人去楼空,空冷孤寂。“歌舞尊前”三句应是诗人对自已也是对世人青春易逝的警醒。最后两句说明淮河上明月依旧,六朝的繁华却早已消逝,伤感无限。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9487de42012d3e9e07273445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