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说的“兴灭继绝”到底是指什么?


兴灭继绝的意思是,将已经灭绝的东西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孔子被我们誉为圣人是因为其有着优秀的理念和思想,一些观点哪怕是对现在的我们都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其中兴灭继绝是孔子提出的,这样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天就让我们深层次的解读下兴灭继绝的含义。
兴灭继绝出自于《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兴灭继绝的字面意思就是已经灭亡的国家需要再次复兴,已经消亡的历史和文化需要再次的继承下来,这句话虽然在现今的中国的意义不大,但是我们可以将其扩展开来,将这句话放在儒家思想中去看。
将这句话放在儒家思想中就有着重要的意义,儒家追求的最高思想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往圣继绝学也是儒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孔子的时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当时有着很多的思想,除此以外,在孔子以前是周朝,有着周礼制度,孔子认为这些都是需要继承的,因此提出需要继承往圣的绝学。
到了现今时代,更是如此,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对于外来的文化我们需要去学习,但是同样的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传统文化,应该坚守自我,形成中国特色文化,这样的文化才具有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特点。
现在的中国没有国家需要去复兴,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国家消亡在历史中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就是我们需要兴灭继绝的,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形成我们国家的民族魂魄和民族精神,从而使我们国家屹立于世界强族之林。
“兴灭继绝”出自孔子《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全国之民归心焉”。大致意思就是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 这样善待对手,是诸侯战乱年代的必然,是贵族血缘关系的结果,也是一种仁德的体现。
我们先从血缘宗亲关系看“兴灭继绝”的起源。周朝,分封土地,地方诸侯自治,中心没有高度集权,是氏族宗法社会,以血缘为纽带。各诸侯国之间都有血亲或者姻亲,他们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血缘关系。而且封建社会,十分注重祖业的余脉相承。那么,诸侯各国,若其中一个衰落灭绝,那么其他的诸侯国也要给予帮助,扶助兴国继世。再从贵族身份来看“兴灭继绝”。诸侯国的王公贵族,属于特权阶层。财富也好学识也好一切优质的资源都掌握在贵族手里,贵族们自然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包括在德行和道义上,即便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也要在可控范围内保持最后的体面,“兴灭继绝”就囊括在最后的体面里。
另外,战国年代,诸侯混战 ,没有谁能常立不败之地,那么,“兴灭继绝”其实也是给自己留下了后路,维护了彼此的利益。再有就要说到分封制的封地大多是贵族世代享有的爵禄, 不属于战争割据范围之内,就是最后的家底不会去碰触。比如武王联合几大部族讨伐商朝,后来商灭,还分封尧舜禹商的后人,就是本着“兴灭国继绝世”的准则。
随着诸子百家创办私学的兴起和普及,教育开始平民化,贵族不再占有最有利的资源。直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孔子所说的“兴灭继绝”准则基本名存实亡。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92132592eccef3656c1c8fdf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