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敲竹杠”

,“敲竹杠”一词并不是指诈骗,是指利用别人的弱点和失误榨取钱财的行为。而不是利用欺骗和误导的手法骗取钱财。它们两者的本质不同。“敲竹杠”一词的起源应该是与走私烟土(另有一说是贩私盐)有关,有这样一种传说,清朝后期,清政府严禁鸦片走私,有一些船运烟土(鸦片)的商贩为了躲避沿途检查,将烟土藏在竹竿内贩运,屡屡得手,有一次在绍兴例行检查时,随行的师爷吸旱烟袋,坐在竹竿上等待检查,检查官员并没有查出问题,就在检查人员正要下船时,师爷起身随手将抽完的烟袋锅在竹竿上敲了几下,本意是清空烟袋锅,但是船老大以为师爷发现了竹竿里的秘密,赶忙暗中给师爷塞了些银子,师爷尽管得了银子但并不知道得这银子的原因,后来师爷发现,只要他上船检查烟袋一敲竹杠,就会有人给他塞银子,于是,该师爷只要上船检查,必先敲竹杠。后来,“敲竹杠”就成了利用别人的失误或弱点榨取钱财的代名词了。
“敲竹杠”由来凭着恶势力,或利用他人弱点,或以某种借口,勒索讹诈人家钱财,吴地谓之“敲竹杠”。关于“敲竹杠”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清代,朝廷严禁鸦片,各地水陆要塞均设卡检查,以防烟土流入境内。某水运客商将烟土藏于竹杠和船篙之中,欲蒙混过关,躲避检查。一天,商船行至浙江绍兴码头,检查官上船检查,未发现其中秘密。当时,该关卡的一名师爷(文书人员)吸着旱烟,走上船去,用烟竿敲得竹杠“咯咯”响,客商以为师爷看出了破绽,便慌忙掏出数两银子,悄悄塞给师爷,请求包涵,不要再“敲竹杠”。二说:在清代末年,市场上小额交易,以铜钱为单位,店家接钱后便丢在用竹杠做成的钱筒内,晚上结账时倒出来,谓之“盘钱”。当地的地痞流氓常去店铺勒索钱财,不用开口,只是恶狠狠地敲拍竹钱筒,店主见之,便知来意,慌忙掏钱“孝敬”。另外,旧时有些黑心店主,见陌生顾客上门购货,往往随意提价。每当伙计在接待顾客时,店主以“敲竹杠”一下,示意提价一成。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8ad05b63802b6a0c7ae0df45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