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三年沉湎酒色,他是昏君吗?

话说,春秋时期涌现出雄心勃勃的五位霸主,虽然各家说法不一,但楚庄王却是众史家公认的一位霸主。与其他几位霸主不同的是,楚庄王继位三年内,整日沉湎酒色,在外人看来,着实是一个昏庸无道的君主。不过三年之后,楚庄王的一系列动作打了所有人的脸。
先来看,楚庄王即位前的中原局势,由于秦晋连年争战,楚乘机以武力迫使郑、陈与楚结盟,蔡亦随之附楚。周顷王二年(前617年),楚穆王与郑、陈、蔡三国之君会盟于厥貉(今河南项城西南),联合攻宋,宋亦弃晋附楚。楚的势力又深入至中原地区。
晋在与秦作战的牵制下,无法全力南向,于是形成晋、楚南北对峙,为争夺中间地区的国家长期进行规模不大的战争。任何一方不占压倒对方的绝对优势,都只能尽力保持自己控制的中间地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楚庄王横空出世,周顷王五年(前614年),楚穆王去世,庄王熊侣继位。他是一位颇有雄心的贵族统治者,力图继承其祖、父遗志,争取中原霸主地位。他表面上不问朝政,沉湎酒色,暗地考察朝臣倾向,秘密选择心腹股肱,这都是为之后他憋的大招做准备啊。
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和准备,至楚庄王三年(前611年),已基本上掌握了朝中的情况。正当此时,原已臣服于楚的庸国(今湖北竹山西南)突然叛变,联合“群蛮”准备进攻楚国。庄王于是亲自指挥军队灭掉庸国,并利用灭庸的威信,对楚国的国家机器进行改革。
楚庄王的改革措施有三条。首先是集中权力。任用忠实于自己的近臣伍参、苏从等执掌国政,按照“内姓选于亲(本族近支),外姓选于旧(世家旧臣)”的宗法制用人原则,对人事进行大幅度的调整、更新,使国家权力掌握到自己手中。
其次是整顿政治。除了“举不失德,赏不失劳,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对外来者施以恩惠,免除劳役)”外,主要是强化等级制度,“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族平民各有不同的服饰文彩),贵有常尊(贵族有固定的尊贵地位),贱有等威(威仪有等差)”,以巩固其贵族的统治地位和维持其社会的等级秩序。
第三是改革军事。建立新的动员制度,使兵役普遍化和平均化,以扩大士兵来源,进行军事行动时,尽可能使“商、农、工、贾不败其业”,以缓和军民关系;创建新的战斗队形,行军时,将全军编组为5个作战单位,以主帅直接控制的主力部队为中心,另有前卫、后卫和左、右侧卫4支部队作警戒,以提高军队快速反应的应变能力,称之为“荆尸之阵”。同时要求各级军官必须熟悉自己的职责,一切按章办事,战时绝对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以提高部队的整体战斗力。
经过几年的努力,庄王在国内的地位日趋巩固,楚国的军事力量也有所提高,遂将战略方向指向北方,与晋争夺中间地带各小国的控制权。由此便展开了晋楚争霸之战!
楚庄王不能说是昏君,因为楚庄王还是对国内进行治理的,只不过没有变法而已,不是他不变,是因为诸侯不同意。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8a1139097a859e2fe8f6ca4b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