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是什么意思

意思: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动作和事件来得突然,猝不及防。
出处:战・姜子牙《六韬》
原文节选:无恐惧,无犹豫。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失利后时,反受其殃。故智者从之而不释,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是以迅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赴之若惊,用之若狂,当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御之?
译文:没有看见敌人虚实形态的变化而与之交战,虽然军士很多但一定失败。善于作战的人安处不受干扰,能胜则战,不胜则止。所以说没有恐惧,没有犹豫。用兵的害处,犹豫最大;军队的灾难,莫过于狐疑。
总之,善于用兵的人,见有利决不放过,遇到时机决不犹疑。失去有利时机,将反受其害。所以有智慧的人抓住战机决不错过,灵巧的人毅然决断而不犹豫。他的行动像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奔跑趋敌,有如受惊;用力而战,有如发狂。阻挡的遭到击破,遇到的必定失败灭亡,以这样凶猛的攻势,谁又能抵御呢!
扩展资料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最早明确收录此书的是《隋书・经籍志》,题为“周文王师姜望撰”。姜望即姜太公吕望。但是自宋代以来,就不断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从此书的内容,文风及近年出土文物资料等分析,可大致断定《六韬》是战国时期黄老道家典籍。
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略论和战术论。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意思: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动作和事件来得突然,猝不及防。
【出处】:《六韬・龙韬・军势》:“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译文: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突然闪电来不及闭眼。
【示例】:因此我给他个“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突然袭击,一口把他吃掉,是完全有可能的。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猝不及防
【解释】:猝:突然,出其不意。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既不炳烛,又不扬声,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译文:既不点燃蜡烛,又不发声音,突然不及防范,突然相遇,这是先生犯鬼,这不是鬼犯先生。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事情发生得很突然。
2、防不胜防
【解释】:防:防备;胜:尽。形容防备不过来。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七回:“这种小人,真是防不胜防。”
译文:这种小人,真是防备不过来。
【示例】:叭儿之类,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确是口是心非的所谓“战友”,因为防不胜防。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表示能力小,难以承受。
3、措手不及
【解释】:措手:着手处理。来不及动手应付。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出自】: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咱今晚间,领着百十骑人马,偷营动寨,走一遭去,杀他个措手不及。”
译文:咱们今天晚上之间,领着数十骑人马,偷袭军营和军寨,走一遭了,杀他个措手不及。
【示例】: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补语;指事情突然发生。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88758ba0081d17617e5e7005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