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骓 【拼音】:[zhuī] 【字义】:1.青白杂色的马。  [诗词原文]  垓下歌  (gāi xià gē)   ――秦末汉初 项羽(一说是后人感叹而作)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注:英雄末路的挽歌)  [诗词翻译]  我力可拔山啊,豪气可盖世。     时运不济啊,我的乌骓马也不走了。     乌骓马不走了,我能怎么办啊?     虞姬啊虞姬,我可把你怎么办啊?  骏马名骓。――《汉书・项籍传》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垓下歌gai xia ge】――《史记・项羽本纪》  【典故】  西楚霸王项羽骑坐的战马叫“骓”   楚霸王项羽驯野马“乌骓”的故事广为流传。据说“乌骓”当初被捉到时,野性难驯,许多人都休想骑它,就是骑得上的也顿时被它摔下来。壮强好胜的项羽听说便想一试。他驯马有术,一骑上“乌骓”,就扬鞭奔跑,一林穿一林,一山过一山。这马非但没把他摔下,反倒汗流如注,身疲力竭了。霸王不慌不忙骑在马上,忽然用手紧抱住一树干,满想一下把马压制得动弹不得,谁知“乌骓”也不甘示弱,拼死挣扎,结果那树连根都离开了山土,“乌骓”总算被霸王的“拔山”之力折服了,心甘情愿地供霸王驱使了一生。     此马在项羽时期号称天下第一骏马。     骓本是菊花青(一身白毛里杂有黑色和暗褐色的马匹)的意思,所以此马又名 “乌骓”。     后项羽自刎于乌江江畔,赠此马于试图救他的乌江亭长。
项羽《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起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有气壮山河,势吞万里之气象。作为反秦义军的领袖,项羽可谓卓绝超群,气盖一世。《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在他的履历中,不乏所向披靡、勇冠三军的神奇故事。此刻,面对四面楚歌的惨败结局,面对爱妃虞姬,项羽感慨万千。“力拔山兮气盖世”,既有对自己辉煌岁月的回首,也有对兴亡盛衰的无尽感慨,对“时不再来”的无限懊悔。 “时不利兮骓不逝”。似乎一切尽是天意:时机于我不利,战事于我不顺,千里马也跑不起来了。至此,一种英雄末路的感慨油然而生,让人倍感苍凉。 “骓不逝兮可奈何”,抒发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叹。项羽并非单纯军事意义上的失败者,他的失败,更多的是政治谋略上的失败。面对强劲而奸诈的对手,他坦率、天真、不用心计。死到临头,他总该明白了吧。此时,他多么企盼有一次卷土重来,再显英雄身手,再现“破釜沉舟”壮举的转机啊!可是,项羽明白,这种机会不会再有了,他注定败在了自己完全可以战胜的对手之下。“可奈何”,正是这种悲剧心理与失望心态的流露。 “虞兮虞兮奈若何”。作为一位众望所归、叱咤风云的义军领袖,其强弩之未竟然不仅于战无计,而且连自己的爱妃也保护不了,这是何等震撼人心的悲哀!当年,他从江东率四十万大军,所向无敌,威震天下;如今,兵败如山倒,到最后只剩二十八骑相随。面对失败又“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当然只剩死路一条,面对虞姬也只能是“奈若何”了。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81628ea533d60444871e0187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