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各位,"大中至正,其介入石"出处是?


“大中至正”一词,出自明・王守仁(阳明)《传习录》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意思是:不知道先生在这居住,待在这里养生修性,精通于这一个,已经到达了一定的程度,看待事情都是中立的态度。“其介如石”一词,出自《易》,大中至正,唯中才能得其正。做人要不偏不倚,看待事物要从中立的立场去看。做人不偏不倚,就是不要对人有成见,看人要持中,公允,不要因人废言。
看待事物要从中立的立场去看,就是不要预设立场,多听他人意见,多考虑他人立场,不固执,不偏执。这样,自身才能正,才能不为小事、琐事烦恼,才能生活愉快幸福,才能服人。
扩展资料: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
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传习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易经
“大中至正”一词,出自明・王守仁(阳明)《传习录》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其介如石”一词,出自《易》,豫卦六二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本义》注云:“此爻中而得正,是上下皆溺于豫而独能以中正自守,其介如石也。其德安静而坚确,故其思虑明审,不俟终日而见凡事之几微也。” 大中至正,唯中才能得其正。做人要不偏不倚,看待事物要从中立的立场去看。做人不偏不倚,就是不要对人有成见,看人要持中,公允,不要因人废言。看待事物要从中立的立场去看,就是不要预设立场,多听他人意见,多考虑他人立场,不固执,不偏执。这样,自身才能正,才能不为小事、琐事烦恼,才能生活愉快幸福,才能服人。 其介如石,介者耿介。始终觉得,知识分子应该有操守,应该有匡正天下的道德观念。在这个纷乱复杂的世界上,诱惑、歧路实在是太多,自己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自己的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既不孤傲,也不随波逐流,在触及到自己的原则的时候,应该不随流俗,耿介如石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80776f549ca83525f86c1d7b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