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酥”事件中,杨修所说的一人一口酥是曹操的本...

这个不好说,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如果要说是曹操的本意,那是因为曹操经常喜欢做些让人莫名其妙的事情,以显示他的才智超群。比如在门上写个“活”字,表示嫌门太阔;又比如先声明梦中要杀人,然后故意杀死内侍,以证明这一点。以上两件事和“一合酥”事件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说,这次“一合酥”事件有可能是曹操故意为之。曹操之所以做这些事情,其本意是想让大家都猜不透他的想法,对他更加敬畏。当时真的只有杨修一人能猜到曹操的心思吗?我看不是,曹操手下智谋之士还是很多的,他们之所以都保持沉默,显然都了解曹操的心思,不去揭破。可是杨修偏偏要跳出来把事情揭穿,修门和吃酥的事情也就算了,揭破梦中杀人一事原本就犯了曹操的忌讳,还要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尔。”这简直就是在挑战曹操的忍耐极限,分明是找死。如果说不是曹操的本意,那也说的过去。前面说到修门事件,事后曹操见门改小了,很高兴,还问究竟是谁了解他的心思;而“一合酥”事件中,曹操只是问杨修为什么把酥分着吃了,没有问谁猜到他的想法。而且修门事件中,杨修也算暗中帮了曹操一把,所以曹操对他只是“心甚忌之”,妒忌杨修的才智;而“一合酥”事件中,曹操听了杨修的解释,却是“心恶之”,讨厌他了,这说明曹操写这三个字,很可能是无心的,而杨修的解释,在曹操看来估计就是狡辩。而且曹操身为丞相,日里万机,也不至于这么无聊,特意写三个字去考考手下的智商。其实杨修倒是拼命的在曹操那里表现其聪明才智,比如他为了应付曹操的提问,经常事先想好曹操要问些什么,然后准备好答案,等着曹操发问。有一次他事先准备好几个问题的答案,然后就出去了,曹操发问时,手下把答案交上去。碰巧一阵风吹过来,把答卷都吹乱了,结果回答的次序完全不对,被曹操发现。曹操把杨修叫来一问,才知道这种事情已经有多次了。杨修说不定还在沾沾自喜,可是曹操会怎么想?你杨修身为属下,居然妄猜上级的想法,还每次都被你猜中了,你到底想干什么?就算是宽厚御下的君主,也一定心里不舒服,何况时奸雄曹操?杨修这么做,真的是在挑战极限,自掘坟墓。而且杨修不仅卖弄小聪明,还卷入了曹丕和曹植的夺嫡之争,站在曹植一边。前面说了杨修自己准备答案应付曹操,他还把这种办法教给曹植。后来被曹丕揭破,曹操当然大怒,连带对曹植也不喜欢了。杨修又给曹操打小报告,说曹丕暗通吴质,因为曹操最恨的就是儿子和大臣串通。结果吴质略施小计,让杨修的计划破产。在曹操看来,这是杨修帮助曹植在暗算曹丕,而杨修和曹植的联合也是阴谋抢班夺权。对于权力欲望特别强烈的曹操来说,最忌讳的就是手下在权力问题上做文章。可以说,曹操这时候已经有了杀死杨修的心思。到了与刘备相持于汉中的时候,曹操已经确定立曹丕为接班人,早就想干掉“曹植集团”的“骨干”杨修了,来为曹丕顺利接班铺平道路。正好杨修又跳出来卖弄小聪明,说“鸡肋”是撤军的命令。说不定曹操当时正有进退两难的想法,但是被杨修一揭破,只好硬起头皮继续和刘备交战。同时,曹操也找到了一个合理的杀死杨修的借口:干涉军事行动。于是,这次杨修是跑不掉了,不死也得死。说到底,杨修之死实在是因为他满脑子都是小聪明,而没有大智慧。他不清楚怎么与曹操这种奸雄相处,不知道一味卖弄学问是在刺激曹操,而卷入夺嫡之争更是在加速向鬼门关靠拢。看看人家贾诩,智慧完全不在杨修之下,可那都是大智慧,只在曹操需要的时候献策,平时关起门来,和谁都不来往,这样的人才能让曹操放心,所以贾诩最后得以善终。
《杨修之死》 作者:罗贯中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敦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敦。敦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敦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只见夏侯敦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敦问其故。敦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竞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罗贯中在写杨修之死时好像也在竭力的告诉我们,杨修之死是因为曹操“忌才”。用书上的原话来说:“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然后,通过六个小故事来印证了他的观点。一是曹操在花园的门上写一个“活”字,是曹操为了卖弄一下自己的才干,而杨修这家伙不给他面子,偏要弄穿曹操的西洋镜不可――曹操“忌之”。二是远方的客人送酥一盒给曹操,被杨修一人一口与众分吃了,用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卖弄小聪明――曹操“恶之”。三是曹操本想以梦中杀来警戒大家,杨修偏要在大家的面前揭穿不可――曹操“愈恶之”。四是杨修告曹丕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反被吴质用计陷害,曹操认为杨修是陷害曹丕――曹操“愈恶之”。五是曹操本想试一试曹丕、曹植的才干,可杨修偏要教曹植怎么做怎么做,结果被曹操知道了,坏了曹操的好事――曹操“大怒”。六是杨修为曹植作答教,被曹操得知――曹操“大怒”。这六件事,一步一步的逼迫曹操最后以“鸡肋”事件“惑乱军心”为借口杀死了杨修,也成了杨修之所以被曹操所杀的一个客观的原因。大家都知道,罗贯中在《三国演义》有明显的尊刘贬曹之倾向,作者本意就是要贬曹操,这也难怪,在这段文字中也竭尽夸张之能事,贬斥曹操。之所以大家也认为曹操是“忌杨修之才”就是从这里来的。 要真正的找出杨修被杀的原因,关键还得注意理解罗贯中说的这句话:“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忌”的是什么呢?曹操“忌”的是杨修不给他面子。关于面子,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中最关心和重视的东西,所谓的“人有脸,树有皮”。杨修多次不给他的主子曹操面子,让曹操忌恨他,这是做奴才的一大忌讳。奴才是帮主人咬人的“狗”,怎么能反过来咬主人,不给主人面子呢? 杨修是个人才,属古代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类人物,其地位和职业与蒋介石身边的陈布雷相似。其人才思敏捷,聪颖过人,舌辨之士,恃才放旷,得到曹操赏识器重,委以“总知外内”的主薄,成为丞相曹操身边的一位高级幕僚谋士,理应算得上一位重臣。在发生了阔门、一盒酥、曹操梦中杀人、吴质等事件后,曹操对杨修心中已暗存芥蒂,暗暗忌之戒备之,直到后来杨修又暗中插手废立太子之事,引起曹操极度不满和嫉恨。《三国志》中是这样记载曹操如何处置杨修的:“太祖既虑始终有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曹操在汉中战事中,随便找了个借口罪名,诛杀杨修后,又厚葬之,赏与许多物品,以示慰藉其亲属。曹操这位白脸奸雄,对杀人后又为其送葬的手段,向来运用的十分老道娴熟,让外人看不出半丝假公济私、公报私仇的痕迹,给局外人留下杀得在理,曹操又不得忍痛不杀之的印象。曹操此番秀做得实在高明,虽然颇似猫哭老鼠,但此招比孔明挥泪斩马谡还要阴上十倍。杨修之死的详细细节,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写的最为详实生动,虽然是演义化了的小说,同样让人看不出曹操谋杀杨修的蛛丝马迹,而是秉公处置“鸡肋事件”,严肃军纪,按律斩了杨修,做得即天衣无缝,又除掉了心中一大隐患,解除了百年之后的后顾之忧。在曹操眼中,为了日后曹家社稷江山与千秋大业的稳固,杀一个杨修何足挂齿?其实,在曹操与杨修两人的关系上,最为直观集中地体现展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与知识分子间的关系本质,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对待知识分子,具有极重的疑惧心态,为维持其统治体系的运转,而又不得不加以利用的矛盾状态。有人曾形象地把这层关系,比喻为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在骨子里,封建统治者是鄙视家族外的知识分子这一群体的,他们把自己当成皮,将知识分子当成毛,只要保证皮的完好存在,拔掉几根毛即使脱掉一层毛,都无所谓,还会自然地不断萌生出新毛来的。于是在中国大地上,便上演了秦始皇焚书坑儒、二桃杀三士、朱元璋计杀群臣……等一幕幕充满血腥的历史悲剧。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这些依附在皇权这层牛皮上的毛,自然是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由此便演绎出层出不穷的个人奋斗的人生悲剧来,历史长河惊涛海量无情地吞噬了屈原、杜甫、陆游、韩愈、李斯……等无数文人精英们的雄心壮志,壮哉,悲哉! 杨修,做为封建时代的一名谋士幕僚,堪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典型人物。若对其客观地评价,该君才华学识是出众超群的,在揣磨、分析、判断、预见丞相曹操心理活动方面,也是相当准确迅速敏捷的,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杨修也正是因为这种先期预见的准确,才为此掉了脑袋,反丢了自己的卿卿性命。曹操杀杨修,当数古代知识分子遭受迫害打击,最为典型的恶性冤案,杨修到了阴间仍会耿耿于怀,其冤魂不会轻易散去。 杨修之死的原由探考 杨修因为家学渊源而人又聪慧,所以当时颇有令名。(注:时常见有人将《世说新语》中“杨修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不在。杨修时为君平设。有果杨梅,君平以示修:此实君家果。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也。”一则中的杨修误为此杨修,实则非也,《启颜录》之记载明言此杨修为“晋杨修”,而孔君平也是晋人,事颇明,是以两个杨修非是一人),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又任丞相府主簿。《三国志》云“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后来于建安二十四年秋被曹操处死(杨修墓现在华山脚下的河湾村附近,今仅存墓碑一通,立于村西南魏长城遗址上),杨修死后约三个月曹操亦亡故。 按照《三国演义》小说的说法,杨修死是因为“恃才放旷”,又遭曹操忌才,所以在征汉中的时候为曹操借口“鸡肋”一事被杀。其实不然,历史上的杨修并没有死于汉中,而且杨修的死更多的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并不是仅仅因为他所拥有的才华。 首先,我们来说说杨修死于何处以及曹操有没有在汉中因为“鸡肋”一事而杀他的问题。所谓“鸡肋”一事的确有,事见于《三国志》和《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杨彪、杨修附录,意同而言词稍异,《后汉书》中的全文如下:“修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修之几决,多有此类。修又尝出行,筹操有问外事,乃逆为答记,敕守舍儿:“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状,于此忌修。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修所着赋、颂、碑、赞、诗、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文中并没有说曹操因为“鸡肋”一事而杀杨修,尤其是后面有“修之几决,多有此类”一句,说明这件事只是举个例而已,说杨修的死,也只说“因事杀之”,则这个事可以很多“事”,不见得就是“鸡肋”一事。又按《三国志》《曹植传》中裴注云:“至二十四年秋,公以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修死后百余日而太祖薨”,则明确地说杨修是死于建安二十四年秋,再查《三国志》《武帝纪》得知曹操于建安二十四年的活动如下:“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夏五月,引军还长安。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使徐晃救之。九月,相国锺繇坐西曹掾魏讽反免。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王军摩陂。二十五年春正月,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按此处记载,曹操在三月进军汉中,“夏五月”已经回长安,八、九月间自洛阳南下救曹仁至摩陂时关羽已破,于是在冬十月回军洛阳,此后未再复至汉中。杨修既然是死于二十四年秋,而他死后百余日而曹操亡故,按曹操死于二十五年正月庚子日,因此杨修应该大约死于曹操救曹仁期间的二十四年九月中,不超过“冬十月”。所以杨修不当是为坐“鸡肋”一事而死于汉中。又因为在杨修死后,曹操曾经给杨彪写过一封信表示哀悼:“操自与足下同海内大义,足下不遗,以贤子见辅。比中国虽靖,方外未夷,今军征事大,百姓骚扰。吾制钟鼓之音,主簿宜守,而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我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谓其能改,遂转宽舒。复即宥贷,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念卿父息之情,同此悼楚,亦未必非幸也。谨赠足下锦裘二领,八节银角桃杖一枝,青毡床褥三具,官绢五百匹,钱六十万,画轮四望通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7f637054d2dce9bd722341ad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