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与枇杷的故事有什么?


明朝文人沈石田有一次收到友人送来的一盒礼物,并附有一信。
信中说:“敬奉琵琶,望祈笑纳。”他打开盒子一看,却是一盒新鲜枇杷。
沈石田不禁失笑,回信给友人说:“承惠琵琶,开奁(lián)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
友人见信,十分羞愧,便作了一首打油诗自讽:“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意思是“加入琵琶能结果的话,那全城的箫就都开花了”
枇杷、琵琶同音不同义,沈石田的友人张冠李戴,闹了笑话。
扩展资料:
“枇杷”跟“琵琶”区别为:性质不同、用途不同、形态不同。
一、性质不同
1、枇杷:是蔷薇目蔷薇科植物,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
2、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
二、用途不同
1、枇杷:可食用,成熟的枇杷味道甜美,营养颇丰。
2、琵琶:弹奏音乐,演奏乐曲的旋律,为别的乐器伴奏。
三、形态不同
1、枇杷:叶片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椭圆长圆形,长12-30厘米,宽3-9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上部边缘有疏锯齿,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多皱,下面密生灰棕色绒毛。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2-5厘米,黄色或桔黄色,外有锈色柔毛。
2、琵琶: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
1、关于枇杷与琵琶,有一个幽默的故事。 明代有一个知县很爱吃枇杷,有人奉承他,特地买了一筐上乘的送去,并且派人先把帖子呈上。知县一看,帖子上面写着:“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很纳闷:为什么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为什么要用筐来装?随后实物送到,知县一看,却是一筐光鲜的枇杷。知县笑了笑,从兜里掏出那张写着“琵琶”的帖子,顺口吟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下面的词儿一时想不起来。刚好有一位客人在座,见景生情,续了两句:“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知县听了,拍案叫绝。 另一个著名的故事,源自白居易的 长歌《琵琶行》。叙述了白居易到江边送客,见识了一位女子超凡绝伦的琵琶技艺,聆听了她弹奏的琵琶曲。听了女子自述故事后,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琵琶[pí pá]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时代基本定型。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弹。经历代的改进,已经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广阔、演奏技巧繁多,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它在汉末魏初时,名为“枇把”。魏晋时,为区别于“枇杷”二字,改名“琵琶”。3、枇杷[pí pá],与琵琶同音。栽培于大部分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果实色泽金黄,味道酸甜可口,中国的江南地区种植很多。枇杷花是民间验方,可以治咳嗽。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7e847886f0217feab762d004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