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灾害现象。它与崩塌、滑坡有所不同,主要是外动力类型的地质灾害,它是一种由于强降雨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运动的特殊洪流。它暴发性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一、形成的基本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1)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坡降大、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共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够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碎屑物堆积场所。
(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层破碎,滑坡、崩塌、错落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层结构疏松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3)水源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重要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水体等形成。我市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二、主要特征
(1)泥石流的分布是明显受地质地貌和降水条件的控制,一般而言,泥石流集中分布在一些沿大断裂或深大断裂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是泥石流的密度最大、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地带。在各大型构造中,具有高频率的泥石流又往往集中在板岩、片岩、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泥岩、泥灰岩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地区。如本市景宁、青田、龙泉、庆元等县(市)。
(2)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冰雪融化的显著特征密切相关。即高频率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度大、冰雪融化快的地区。
(3)泥石流主要的地貌特征是具有山区特定的冲沟、沟谷或干枯河谷,形成本市有大量的松散堆积物。上游坡降等于或大于0.25~0.05,具有广阔的盆地式汇水面积,有利于水流迅速汇集并产生强大的冲刷力;中游纵坡降0.5~0.06或更大,谷深坡陡,沟身常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常被大量松散固体物质堵塞构成跌水;下游坡度急速变缓,有广阔缓坡形成堆积扇,堆积扇上沟槽不固定,扇体不杂乱分布垅岗状、舌状、岛状堆积物,堆积石块棱角尖锐无方向性、无明显的分选层次。
三、诱发泥石流的人为因素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当人类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时,必然引起大自然的报复,有些泥石流的发生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而造成的。近年来,因为人为因素诱发的泥石流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可能诱发泥石流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主要有:
(1)不合理开挖: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其他工程建设的不合理开挖。有些泥石流就是在修建铁路、公路以及其他建筑活动时破坏了山坡表层而形成的。
(2)不合理弃土、弃渣及采石: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及采石等形成的泥石流事例很多。
(3)滥伐乱垦:滥伐乱垦会使植被消失,进而山坡稳定性破坏,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群众说:“山上开亩荒,山下冲个光。”
丽水市发生的泥石流均以突发性暴雨型为主,其主要分布在沟谷狭窄、坡降较大的中低山区。到目前为止,丽水市共发现有一定规模的泥石流有23处,占总数的8.5%。泥石流在丽水市虽然出现次数并不多,但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尤其是对农村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如1996年8月1日,青田县黄洋乡石平川发生的泥石流,因钼矿尾砂库泄洪道被乱采滥挖的废石堵塞,造成洪水大量进入尾砂库,使尾砂坝坍塌,近百万立方米的尾砂和洪水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型的沟谷型泥石流,沿河道奔腾而下,将河道两侧的建筑物、农田冲毁,死亡22人;1998年景宁县毛洋乡新建洋村发生泥石流,死亡23人,受伤54人,冲毁民房14幢,36户128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惨重。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791c29179833f2b245f4f303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