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伏尔泰说神圣罗马帝国是既不神圣,也不罗马,...


伏尔泰 启蒙时代的重要思想家
应当说,伏尔泰这句名言对许多历史爱好者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在他们看来,“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就是神圣罗马帝国历史的全部。
更加糟糕的是,有些人甚至连伏尔泰的原文都没看过,就不假思索地将这句话奉为圭臬。甚至以此为依据,将神圣罗马帝国贬低得一文不值。这种简单粗暴的读史态度,是非常不可取的。
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发展远非只言片语可以概括,伏尔泰的这句话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要想正确认识这句话的含义,需要我们结合伏尔泰的原文、原书的写作背景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进行综合分析。
伏尔泰的这句名言,出自他的著作《风俗论》第七十章。原句如下:这个国家过去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现在还是这样称呼,但它既不是神圣的,也不是罗马的,更不是什么帝国。
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最大版图
若我们结合第七十章的前半部分进行阅读便不难发现,伏尔泰的观点其实是:在巴伐利亚的路易(1328-1347年的神圣罗马皇帝,称路易四世)统治末期,神圣罗马帝国才变得名不副实。而查理四世于1356年所颁布的《金玺诏书》由于强化了选侯权力,使得选侯们得以利用这些权力反对查理四世之子。最终导致皇帝的尊号本身在当时并没有实际权力。
另外,由于神圣罗马帝国丧失了在意大利的领地,失去对罗马教廷的控制等事实,也导致皇帝权威屈居于教宗之下,因此变得名不副实。
因此,伏尔泰的本意其实是:在路易四世和查理四世统治时期,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的政治体。14世纪以前的神圣罗马帝国历史则显然不适用于这一评价。
伏尔泰虽然在这里否定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帝国”属性,但他在《风俗论》第70章之后的章节中仍然使用“德意志帝国”这一称呼。如第120章标题为“15世纪和16世纪的德国和德意志帝国”。
在叙述神圣罗马帝国的早期历史时,伏尔泰也将其称为帝国,也多次提及它与罗马教廷和罗马帝国的联系。总之,伏尔泰在书中并未否定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
神圣罗马皇帝路易四世的雕像
此外,我们还应考虑到伏尔泰的个人属性和时代背景。受历史上法兰西与德意志的世仇观念影响,伏尔泰不可避免地会对德意志产生偏见,由此导致他在叙述德意志史时产生偏差。
作为启蒙主义者,伏尔泰对中世纪历史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这个“黑暗时代”毫无可取之处。作为中世纪欧洲重要政治体的神圣罗马帝国,也自然不会获得他的肯定。
在伏尔泰的笔下,中世纪是一个思想混乱、愚昧无知、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时代,中世纪的雕刻、艺术、音乐、文学则更是毫无可取之处。考虑到伏尔泰在写作《风俗论》时对中世纪的否定态度和预设立场,他对中世纪历史的评价很难说是客观公正的。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七大帝选侯的纹章
要想理解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我们可以从构成神圣罗马帝国的三要素――君权神圣、罗马传统和皇帝头衔进行分析。由此,我们也将可以了解神圣罗马帝国是否真的名不副实。
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名中最初并没有“神圣”二字,“神圣罗马帝国”这一称呼直到1157年腓特烈?巴巴罗萨统治时期才首次出现。1512年的《科隆帝国敕令》则将帝国改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一直沿用到了1806年。因此,从名号的角度来说,欧洲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一个名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体。
在欧洲中世纪历史中,国王在加冕式上都需要大主教为其施行涂油礼。加冕涂油礼不仅象征着国王与教会的联合,同时也表明了国王的统治合法性。由此也产生了君权神圣的观念,这就是神圣要素的来源。
按照惯例,神圣罗马皇帝加冕时需要罗马教宗为其进行涂油礼,以此赋予皇帝统治合法性。从查理曼加冕到哈布斯堡的查理五世之间,数十位神圣罗马皇帝中,只有路易四世一人未经教宗加冕涂油(他是从罗马贵族斯齐亚拉?科伦纳获得的皇帝头衔)。绝大多数皇帝均经过教宗加冕涂油礼,具备统治合法性,符合君权神圣的基本定义。
综上所述,伏尔泰的这句名言“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并不适用于概括整个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从统治实权角度来说,伏尔泰的这一评价仅适用于描述《金玺诏书》颁布后的神圣罗马帝国。而从君权神圣、罗马传统和皇帝头衔三大要素来看,神圣罗马帝国无疑符合西部罗马帝国继承者的身份,皇帝具有正当的统治合法性。
因为有些人甚至连伏尔泰的原文都没看过,就不假思索地将这句话奉为圭臬。甚至以此为依据,将神圣罗马帝国贬低得一文不值。这种简单粗暴的读史态度,是非常不可取的。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78f969208875beb92536b878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