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可解释为:在应该停止的时候就停止,在应该行动的时候就行动。行动或者停止都不要失去最好的时机,这样就将前途光明。
整句的引申义是说,要学会正确行事,事情才能顺利完成。
出自《周易・下经・艮》中。
《周易》每一卦有六爻,即六个符号组成,六个符号由两部分组成,即上卦和下卦,上卦和下卦分别取八卦中的某一卦。八卦指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扩展资料:
主要思想
古代中国学者的哲学思考,通过对易经的研究得到启发,哲学思辩能力也多数是在对易经的分析阐解和不同意见的争鸣中得到训练和提高。老子将易经的思想精华融入《道德经》中,创造了一个以辩证思维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他在经卦阴阳相抱三爻成卦的组合方式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万物起源图式,揭示了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种种势力的对立统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阴阳相抱这一思想在易经还是一目了然的符号图,到了老子便有了种种具体的事物形象的分析。其间流传后世对中国哲学影响最大的命题莫过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对立的双方,必有一方为主,另一方为次。
物极则反,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思想,在易经是通过爻辞,对爻象在卦体中的不同位置使用吉凶等结语加以反映的。而在老子这里,已经到了社会、政治、伦理等一切方面,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认为委曲总是由保全转化。
屈枉总是向伸直转化,卑下总是向充盈转化,蔽旧总是向新奇转化,这种辫证思维方式,是老子观察世界的方法。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他运用这条物极则反原理,对世间万物进行着辩证概括,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他又用这一条法则,提出了一系列处理问题的具体办法,老子这些从易经中得到启发而形成的辩证思想谱写了中国哲学史上颇有特色的一页华章。
孔子深得易经之道了,最显著者有二:一是关于正名这一政治主张,二是关于举一反三类推思想。在易经的推论规则中,有一条是关于阴阳爻与阴阳位是否一致的“当位律”。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所有学派或多或少都受到易经影响。之后的古代哲学发展每个重要时期,易经思想都充当着轴心角色。
到了唐代,易经不仅受到学者重视,也得到了统治阶级如唐太宗的青睐,钦命孔子后裔孔颖达博采众长主编《周易正义》,推动了以易经研究为中心的哲学研究的开展,因此之后不少学者纷纷自注易经。
宋代哲学家如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朱熹等人对易经都有很深的造诣,邵雍根据《易传》关于八卦形成的解译,构造了一个宇宙构造图式,创立了被称为“先天学”的理学象数学派;周敦颐根据“易传”和道家思想指出了一个简单而又系统的宇宙构成论《太极图说》;
朱熹在《周易本义》中深入探讨,认为易经的核心是讲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易只消阴阳二字括尽,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周易外传》中将哲学研究和易经研究更进一步,提出“实道而器虚”的命题,明确指出“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
也就是说,一般原理存于具体事物中,而不是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矛盾双方相反相成、相互转化,杂因纯起,即杂以成纯,变合常全,奉常以处变,则相反而固会其通杂和纯变和常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在推理时即要推出情之所必至,也要推出势之所必反,即要存其通,即掌握一般的相通之理,又要存其变即因时、因地等不同条件而灵活推论。只有把握了这种相通之理,才能行于此而不碍于彼这易经所特有的思维方法,用以指导行为,必无往而不胜。
易经之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深远影响,以及它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地位、作用,是其他任何一部古典著作所不可及的,这可能就是其列为群经之首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易
意思是:该静止的时候,必须要静止;该行动的时候,必须要行动。不论是静止,还是行动,都要掌握好时机,这样做事就会顺利。出自:《周易・艮・彖传》
原文: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释义:艮,就是止。该静止的时候,必须要静止;该行动的时候,必须要行动。不论是静止,还是行动,都要掌握好时机,这样做事就会顺利。艮其止,止其根本。上下为敌,不参与其中。因此置身事外,没有灾祸。
整句的引申义是说,要学会把握时机,事情才能顺利完成。
扩展资料:
“何谓止”和“止何处”是“止”的一体两面。
何谓止:
1、 一对阴阳:停住/底线vs到达/目标。要知道自己的目标志向方向是什么,也要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要到达/达成这些目标志向方向必须守住的界限是什么。
2、 一对虚实:具体目标vs境界目标。人生除了有具体目标,还要有志向,如果还没有立志, 那就把“止于至善”作为人生的指导和方向吧。
3、 一对关系:止于当下vs止于未来。目标是止向未来,而实现目标要止于当下。
4、一个核心:止于至善。是止的最终方向,至善有“能生,执中,大公”三个层次。
5、一双腿脚:止通“趾”,指脚。修“止”要从脚开始,如《大学》礼法,中立,正坐。
止何处:
1、 止于行:视,听,言,动
《论语.颜渊》里面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简单来说,就是管好眼睛、耳朵、嘴巴、身体,不让自己越界(礼)。
我们常说,祸从口出,不该吃的就不吃吧,不该说的就止语吧!
“止于行,是通过处理心与身的关系来修止,使之止于至善。”
2.、止于事:仁,敬,孝,慈,信...
《大学》:“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比如前面提到的亲子关系,为人母,要止于慈,而不要面目狰狞。
“止于事,是通过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修止,使之止于至善。”
止于事比止于行难得多,因为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不是全部都能自己控制,比如,子不孝的时候,父还能不能慈?人不信的时候,你还能不能信?反之亦是如此。
“止于事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一种修身境界,是儒家修身与用世相融合的体现。”
3、止于境:定,静,安,虑,得
《大学》六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做到止,才能为后面的“定,静,安,虑,得”扫除障碍,创造环境,修身要从修止开始。
比如一个三心二意之人是很难安定下来的,杂念太多的时候是无法思虑有得的。
”止于境是通过处理心与意的关系来修止,使之止于至善。”
从个人修身角度讲,止何处,是要明确我们要达到哪个目标,哪个方向,然后实现这些目标方向的过程中必须要止住的地方,必须要守住的底线和界限。
也就是,止的两端(目标和界限)都要兼顾,要执一看二,阴阳平衡,才是知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彖传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787eb5efb002093d2aae66af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