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传玉米是什么意思?

赫鲁晓夫喜欢玉米并不是他喜欢吃玉米,而是在学习美国,所以大面积种植玉米,以达到彰显功绩和权力的目的。
玉米运动是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进行改革时发动的一场运动。据说赫鲁晓夫想学习美国,大面积种植玉米,不顾及苏联的地理气候因素,赫鲁晓夫决定全苏联种植玉米。
但由于苏联地理条件(主要是气温和光照)实在太差,玉米几乎不结“棒子”,加上国家机构人员腐败,从国外购进大“棒子”愚弄赫鲁晓夫,玉米运动终究失败。

扩展资料
农业一直是战后初期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由于长期实行“斯大林模式”和片面发展重工业,苏联的农业发展长期缓慢,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粮食产量甚至低于帝国俄罗斯。
1949年,赫鲁晓夫借鉴乌克兰农民传统的玉米种植经验,采用“方山播法”,使当地农民一次种植玉米200万公顷,获得了丰收。这让赫鲁晓夫很兴奋,从那以后他就对玉米印象深刻了。
同年年底,赫鲁晓夫被调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布尔什维克)和莫斯科第一书记。他一上任就计划促进玉米的种植。为了做到这一点,他首先在自己的花园里做了两次实验,两次都成功了。
1953年,他在自家周围的农场种植玉米,把“经营不善”的农场变成了“全国最先进、最赚钱的农场之一”。这些成就使赫鲁晓夫大为光火,他想到要在苏联全境种植玉米。
斯大林死于1953年3月;9月,赫鲁晓夫被任命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同月,赫鲁晓夫正式提出要大规模种植玉米。以后,只要有机会,赫鲁晓夫就鼓吹要促进玉米的种植。
在赫鲁晓夫看来,走出苏联农业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发展畜牧业,而“畜牧产品的生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粮食是否充足”,玉米的神奇功效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
1959年9月,赫鲁晓夫应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邀请访问美国。访问期间,他专门参观了以玉米种植闻名的加斯特农场,亲眼目睹了北美大平原玉米的无尽丰收,赫鲁晓夫对此大加赞赏。
美国之行证实了赫鲁晓夫在苏联推广玉米种植的愿望。为了促进玉米种植,赫鲁晓夫经常下基层,亲自向基层农业领导人灌输“玉米思想”。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7780674c10ae998483b5d6dd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