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则迁下一句是什么

见善则迁,见过则改 。出自《周易益象》。大意是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人不可能没有过错,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改正。
扩展资料
1、为《易经》补充作《易传》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记录在《论语》里的这句话,流传甚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再版。而不同于论述天人关系的《易经》,
孔子讲述的大多都是做人道理,所以他在传授这句话之前还特意为弟子们增加了一个具体的生活化场景和易操作范式:就是但凡有多人在一起的时候,都要去发掘他人身上的优点,进行学习和自我提升,也要明白他人身上的缺点,用于警醒和自我纠正。
2、武侠小说,也是在展示一个缺点重重的小人物,如何成长为一个光明磊磊的大英雄。比如在《神雕侠侣》中,主人公杨过,名过、字改之,就寓意着要他“过而能改”。杨过从一个偏执、任性、孤僻、冲动的少年,
最终磨砺成一位赫赫有名、威震武林的“神雕侠”,――作者让他当得起这一个“侠”字,就是在通过一个小说人物的成长历程,传递着“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人间道理,展示着过而能改、侠者居之的人生蜕变。
参考资料迁善改过_百度百科 
01 有过则改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出自《周易益象》。大意是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人不可能没有过错,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改正。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原文: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释义:风雷交助,互相增益,构成益卦。君子因此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周易》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76a61876845f037446d02771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