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纸的价格贵不贵?古代的识字率有多少?

纸张在不同时期纸的价格不同的。人民识字率也是如此。汉代,最开始是草纸是如厕用的,主要在贵族中使用不适合书写,蔡伦之后纸张的成本也很高一般都在世家大族以上的阶层使用,普通百姓还是用不起。在南北朝时期。纸张进一步改良,同时笔、墨、砚也逐步改良,并进一步降低成本,最终在隋唐时期走向成熟,随着科举考试普及到民间。文字最早的使用是在王室、诸侯当中。从目前已知的考古发现证据看,商代、西周文字主要就是在王族、诸侯中使用,百姓基本不会文字。随着东周时期的大兼并,很多贵族落魄成了普通百姓,为了谋生将文字广泛的传播到了民间。并诞生了士这一阶层,不从事工农渔猎的活动专门为贵族服务。这一状况一直到汉代都没有什么改变。在南北朝时期,又是大分裂 大融合时期,文字近一步普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使得文字在很多领域得到推广,比如商业、手工业以及原始制造业方面。直到隋唐开科取士给了很多普通百姓晋升官僚阶层的机会,文房用具也价格适当,同时国家稳定,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文字才普及到平常百姓家。不过整体识字率还是不高。我国的在建国前文盲率高的另一个客观原因是我们的文字书写记忆复杂困难。与拼写文字相比,在普及上难度很大。举一个例子,在朝鲜发明朝鲜文字之前,普及教育还是很难的,因为字不表音,音不达意。创造了朝鲜拼写文字之后,妇女老人只要会发音就很容易写出字来,虽然同音字很多,但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文字记录的问题。这就产生了官僚贵族 士族使用汉字,妇女普通百姓使用拼读文字的现象。转回来再说我国,在辛亥革命前我国的文盲率高达70~80%,在妇女无才便是德的传统影响下90%以上的妇女不识字。这和我国的文明古国很不相配的。额外多说一句,诸多的电影 电视剧 描写的都是贵族皇家的生活,普通百姓很凄惨的无论两汉 隋唐 还是宋 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要分时候,两汉时纸刚出来,当然不是一般人能用的,所以有成语叫 洛阳纸贵。识字率很低,一个秀才就可以横着走,这还是在明朝呢,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至于具体多少不好推断。小商小贩都认识数字,但不见得能运用文字。民国时期,据说文盲率95%,可见古代识字率最高也就这样了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7318876867f1daeb7d613bf3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