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衣博带,秀骨清像是对哪个朝代审美风气的概括

  “褒衣博带,秀骨清像”说的是北魏石窟汉化造像样式。  秀骨清像:骨格秀气,面相清雅。  褒衣博带:褒、博,都是宽大之意。着宽袍,系阔带。这是古代儒生的装束特征。  北魏的石窟造像在整个中国佛教石窟造像史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在南北和东西文化不断碰撞和交融下,起源于印度的中国佛教石窟造像艺术,在北方民族与中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佛教造像在艺术表现形式、造像题材、造型样式等方面都呈现出本土化、中国化的特点。北魏时期中国北方石窟造像的演变过程:  1、早期:以西域特征为主的造像样式。  2、中期:以本土、民族特征为主的造像样式。  3、晚期:发展成以"秀骨清像"、"褒衣博带"为特征的中国化样式。  “褒衣博带”原是对中原华夏民族一种传统儒服的称谓,唐训诂学家颜师古注:“褒,大裾也。言着褒大之衣、广博之带也。”“裾”可作服装前襟或衣袖讲,“褒衣”可理解为宽襟或大袖之衣,“博带”是用于束腰的大带。  殷商时期虽已有阶级等别,但具体服饰差异尚没有确切的完备形制,由出土的同期人像服饰看,已有上衣下裳,腰有束带,只是上衣仍较紧身,有衣襟和衣衫袖。周代,是礼、乐、仪、服饰等典章文物趋于成熟的时期,洛阳东郊西周墓出土的玉人衣着,已出现宽衣大袖的式样,腰部有宽带,褒衣博带服饰渐成型,这也是迄今所见较早的褒衣博带实物资料。这一着装形式遂成为战国时期儒服的基本样式,并在秦汉得到承袭。《汉书.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
魏晋时期秀骨清像:骨格秀气,面相清雅。褒衣博带:褒、博,都是宽大之意。着宽袍,系阔带。秀骨清像,褒衣博带,魏晋风度:http://360.mafengwo.cn/travels/info.php?id=1310104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7314fd11ad0b7887b48a7c65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