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角珠廷,非庸人相。明经碌碌,非子所宜。什么意思

李绛为华州刺史,见之,曰:“日角珠廷,非庸人相。明经碌碌,非子所宜。”意思是李绛为华州刺史,见到了李珏,说:“李珏额角宽阔,天庭饱满,相貌不凡,绝不是平常人啊。明经考试属于一般人所为(明经仅仅局限于儒家经典的选拔取士),不是你所适合的(你有经世济用之大才,应该取为进士)。”日角珠庭 (rì jiǎo zhū tíng)   解释:形容人额角宽阔,天庭饱满,相貌不凡。   出处:北周・庚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是以维岳降神,自天生德,凝脂点漆,日角珠庭,为子则名高五都,为臣则光照千里。”   示例:甫冠,举明经,李绛为华州刺史,见之曰:‘~,非庸人相,明经碌碌,非子所宜。’乃更举进士高第。 ★《新唐书・李珏传》明经 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龚遂、翟方进等皆以明经入仕。明经由郡国或公卿推举,被举出后须通过射策以确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汉时期的召信臣、王嘉等,皆是因射策中甲科而为郎。汉代设置这一科,为儒生进入仕途提供了渠道。 进士及第名额很少,考试内容要求很高,“大抵非精究博赡之才,难以应乎兹选”,正因如此,“解褐多拜清紧,十数年间拟迹庙堂”。时人皆将进士登科视为“登龙门”(注:《唐语林》卷八《补遗》)。进士比明经,其地位要高得多。例如,元和年间李绛为华州刺史,十分赏识明经举子李珏,对他说:“日角珠庭,非常人也。当掇进士科,明经碌碌,非子发迹之地。”(注:《唐语林》卷八《补遗》)正因如此,元和年间以本官知礼部贡举的李建指出:“方今秀茂皆在进士”(注:《唐语林》卷二《政事下》)。进士高于明经,唐初即是如此,而唐后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唐初,明经只考经书,进士只考时务策。自高宗以后,明经加试时务策,而进士加试帖经。其意义重大。用今天的话说,即明经不仅要熟悉儒家经典,还要结合现实实际;进士不仅要通晓时务,还要提高儒家经典著作的水平。至于高宗以后进士加试杂文,意义更为重大。诗赋的写作,需要思路开阔、感情奔放,还需较高的文字技巧。进士所试这三门,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读书人来说,应该算是要求得比较全面和严格的。 选自新唐书李珏,字待价,其先出赵郡,客居淮阴。幼孤,事母以孝闻。甫冠,举明经。李绛为华州刺史,见之,曰:“日角珠廷,非庸人相。明经碌碌,非子所宜。”乃更举进士高第。河阳乌重胤表置幕府。以拔萃补渭南尉,擢右拾遗。穆宗即位,荒酒色,景陵始复土,即召李光颜于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7099c3188411126a7635b68f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