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徽号的全称

慈禧太后徽号的全称: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祟熙。
详细介绍:
明清时对皇太后和太皇太后所上的尊号称徽号,同时对尊号与徽号加以区别。《明史・礼志七》:“明制,天子登极,奉母后或母妃为皇太后、则上尊号。
其后,或以庆典推祟皇太后,则加二字或四字为徵号。”清代的慈禧太后,其算号徽号为“慈禧端佑康颐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祟熙皇太后”。
其中“皇太后”为尊号,而“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祟熙”为徽号。宋代以后的元明清,上尊号的意义有本质变化,上尊号的对象已完全转变成对皇太后的尊亲之义。《明史.礼志》不再记载皇帝上尊号的礼仪,只记载对皇太后的《上尊号徽号仪》,清代也如此。
扩展资料: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
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
  清咸丰之妃、同治皇帝的母亲叶赫那拉氏,在同治即位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  徽号,旧时为尊号的别名,即在皇帝和后妃生前所加的表示崇敬褒美的称号。现在指美好的称号。  清咸丰之妃、同治皇帝的母亲叶赫那拉氏,在同治即位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明清时对皇太后和太皇太后所上的尊号称徽号,同时对尊号与徽号加以区别。《明史・礼志七》:“明制,天子登极,奉母后或母妃为皇太后、则上尊号。其后,或以庆典推崇皇太后,则加二字或四字为徵号。”清代的慈禧太后,其尊号徽号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祟熙皇太后”。其中“皇太后”为尊号,而“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祟熙”为徽号。宋代以后的元明清,上尊号的意义有本质变化,上尊号的对象已完全转变成对皇太后的尊亲之义。《明史.礼志》不再记载皇帝上尊号的礼仪,只记载对皇太后的《上尊号徽号仪》,清代也如此。这是尊号徽号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贤君明臣已觉察这是一种阿谀奉承、虚妄无实的流弊,而年幼的新帝登极,要有精神依托和支柱,便尊祟母后母妃,加上尊号徽号,且上尊号徽号还不只一次,多次累加。比如清咸丰之妃、同治皇帝的母亲叶赫那拉氏,在同治即位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每逢庆典,徽号累加,越加越长,长达十六字之多。由于文字过长,称谓不便,在庄严场合称全称,一般场合便仅称“慈禧”。所谓全称,是指徽号在前尊号在后一起称。  清代,皇太后的徽号还和死后的谥号有关。皇太后死后的谥号用十二字,其中要选择用生前徽号中的四字,这是清代《上尊号徽号仪》中的定制 。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6b7d9e2cefee82de6848e6f8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