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觉醒年代》是隔着时空给你拉回那个年代,感受...

要说今年最震撼我的电视剧,绝对就是《觉醒年代》,我相信多年以后中国影视经典史上,他必将占据一席之地。看完《觉醒年代》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总想着说些什么出来,但是又不知从何讲起,四十三集的电视剧,给我们铺陈了革命先辈们的一生,而这些,是真实存在的,这才是让人最悲恸的地方。
关于新中国的革命历史,我很熟悉,因为喜欢历史这门学科,从初中的历史课本开始,到高中更加深入,大学也有涉及,那些历史在我这里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国家的发展史,是先辈的奋斗史。《觉醒年代》格局之大,弘扬的主旋律之深,对我们当代青年是有很好的思想教育意义的于我而言,这部剧最打动我的。大抵是,用心和真实吧!这部作品,从导演制作到选角到场景布局,再到演员表演,无一不彰显了用心二字。《觉醒年代》的选角简直是绝了,大家可以去看看网上网友抛的对比图,演员和真实历史人物的贴合度有多高,剧组最大程度的尊重和还原了历史。
因为先辈们基本已经牺牲,他们只能去历史文献,生平资料里找寻他们的身形样貌,去小说作品里找寻他们遗留下的性格特点。我一直觉着很多年代剧,都充满了脸谱化,没有演员对于角色的自我认知,就是为了演而演,好人就是得为了大义没有一丝顾虑而献身,坏人就得是坏的且没有脑子,缺少作为人的真情实感。
你说让你望着透明水缸里的鱼,一眼望过去就能望清楚,太单薄了,有什么意思?但,你要是将水搅浑,让人自己去看水里到底有些什么,这就很有意思了呀!比如说陈独秀先生,他是伟人,但他就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形象,他做不到家国两顾,他和儿子间有隔阂,他不是一个好父亲,也不是一个好丈夫,他确实具备新思想,但同样他又独断专行,就是有股子封建大家长的味道,甚至固执不化。
这才真实,才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正常人。
再比如说一开始和新思想作对的北大三人组,辜鸿铭、黄侃、刘师培三位先生,乍一看他们就是坏人呗,他们和主角作对,他们不接受新文化,甚至抨击新文化。辜鸿铭一开场,留着辫子使唤着仆人抽着烟斗,一看就是老顽固一个,可是他坏嘛?并不,没有上帝视角的他们,不曾知道新文化会成功,他们只是站在自己一直坚守的立场,以千年文化的底蕴维护国家,礼教的看着这群新文化。如同陈独秀先生所言,他们之间,只是新与旧的碰撞,是内部问题,是正常的学术讨论范畴。
在大义面前,他们痛斥蛇鼠小人,他们绝不背叛学生,绝不背叛民族,在国家面前,他们是一致对外的。我们从来就不能非黑即白的评判一个历史人物,他们都有着被历史局限的可能,任何一个伟人都不可能完完全全正面。时常听见有人说,“民国短短几十年,虽是乱世却也浪漫的风华绝代”、“民国黄金十年”……
说来好笑,所谓“黄金十年”,是一个驻华美军提出来的观点,指从1927年4月到1937年11月,这10年零7个月的时间。换言之,也就是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到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正式迁都重庆这段时间,说是这10年间是民国相对发展较好的一个时间段。但是,国内史学界一直有人完全否定黄金十年的说法,并且这个说法并未被我国承认过,如今却被大家在网上大肆宣扬,好不好笑?
这些言论不知从何时,从什么地方开始,但是我从来觉得,这种想法是浅薄无知的。《觉醒年代》就是告诉你,民国不浪漫,没有什么黄金十年《觉醒年代》就是告诉你,民国不浪漫,没有什么黄金十年,有的只是军阀混战、社会动乱、外敌入侵、政治夺权、阶层屠杀、拐卖、强奸、百姓流离失所、人血馒头治病……这些最黑暗、最真实、最血腥的历史,才是民国的常态。至于那些风花雪月,那些纸醉金迷,那些夜夜笙歌,从来就不该是浪漫,不如说是国人明智未开的浪费。
真实的民国,是那些二十多岁正值青春的少年们便为国捐躯了,是那些以笔为枪的文人墨客呕心沥血后都不长命……民国的路,新中国的路,是以先辈们的鲜血浇筑出来的。《觉醒年代》最催泪的镜头,我想就是陈独秀先生送别两个儿子那段,利用闪回手法,把未来延年乔年赴死的镜头和现在的他们交错展现出来,那个回头微笑的样子,永远定格住了。
陈独秀先生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久久未离去,他流下了眼泪,不知是不舍,还是仿佛隔着时空能够看到他们的宿命似的。他们都是背叛了各自阶层的人,若是他们不管不顾,他们中的大部分,家庭条件都不错,有才华有本事,本可以过着优渥的生活,但是他们毅然走上了一条看不到前方的暗路。正是他们的毅然,才在黑暗中找寻到了一丝光亮,正是这一丝光亮,点亮了革命的道路,才有了今天。
觉醒年代,这个名字起的真叫一个绝妙,在蒙昧时代,他们最初觉醒,他们最先死去!
很认同,这部电视剧激起了很多人的爱国情怀,让我们更加真实的感受到先辈们在那个年代的披荆斩棘,如今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62d4e9d6f978021abb7c5347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