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匡天下的标志是什么?

  一匡天下的意思是,使天下的一切事情都得到纠正  “一匡天下,九合诸侯”,这是史书对齐国称霸诸侯盛况的赞誉。齐国在整修内政,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富国强兵政策之后,很快强盛起来。公元前681年,齐国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开始向外发展。  春秋首霸 战略纵横  “一匡天下,九合诸侯”,这是史书对齐国称霸诸侯盛况的赞誉。齐国在整修内政,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富国强兵政策之后,很快强盛起来。公元前681年,齐国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开始向外发展。最后通过葵丘盛会,齐桓公终于达到了联合诸侯,称霸中原的目的。战国中后期,七雄争霸,出现了秦齐两大强国遥相对峙的局面。公元前221年,数十万秦军压境,齐兵望风而逃,一哄而散。地处中原东翼,赫赫有名的强大齐国就这样灭亡了。  春秋首霸  “一匡天下,九合诸侯”,这是史书对齐国称霸诸侯盛况的赞誉。齐国在整修内政,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富国强兵政策之后,很快强盛起来。公元前681年,齐国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开始向外发展。“尊王”,就是尊崇周工;“攘夷”,就是驱逐夷狄等少数族势力。用“尊王“、的旗帜团结诸侯国共同“攘夷”,适应了当时形势的要求。从此,开始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业。  北杏大会  对外图霸,就要取得诸侯国信任。宋国内乱,国君被杀,其弟公子御取而代之。齐桓公看到机会来了,就派使臣朝见周天子,请周王规定宋国的君位。周王感到齐桓公很尊重自己,就派他去办这件事。齐桓公就约宋、鲁、陈、蔡、卫、郑、曹、部等国于公元前681年3月 1日到北杏开会(北杏在齐国西部,今山东东阿县附近)。齐、宋、陈、蔡、邾五国到会,,共立盟约。但会议未结束,宋国国君不愿受齐桓公号令,就偷偷跑了。齐桓公为树立威信,决定先放过路远的宋国,讨伐没有到会的鲁国。大兵压境,鲁庄公同意在何地会盟。鲁庄公来到柯地,看到齐国君臣气势逼人,会场前后排列着齐军,心里慌乱起来。  正当两国君主在台上献血为盟时,鲁臣曹沫一手握匕首,一手揪住齐桓公的袖子,厉声说:“你们要真心订立盟约的话,就不应该欺负小国,齐国过去霸占的汶阳之田首先要归还鲁国!”胆战心惊的齐桓公听从管仲的意见,答应了曹沫的要求,两国缔结了盟约。事后,桓公履行了归地的诺言。这一消息传出,诸侯们都称赞起齐桓公来。后来,齐桓公奉周王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使臣到齐桓公那里认了错,并带一份礼物给周王,于是齐桓公同意宋国加入盟约。这样,宋、鲁、陈、蔡、卫、曹、邾七国加入了以齐桓公为首的盟约,齐桓公成为中原盟主。  保卫燕国、邢国和卫国  春秋初期,北方的戎、狄侵扰中原,给中原各国带来威胁。公元前663年,山戎打进燕国,燕国求救。齐桓公亲率大军北征,同燕军一起打败山戎,并击败山戎的同盟国孤竹和令支,才还军燕国。燕庄公非常感激齐桓公,齐桓公回国的对候,他恋恋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不知不觉走出了燕国的边界,进入齐国境内。齐桓公觉察后,就根据诸侯送诸侯不能出自己的国境的规定,把齐国边境几十里内的地方割让给燕国。从此,燕国也参加了齐桓公为首的政治集团。公元前662年,狄人大举进攻邢国,然后又进犯卫国。当时卫国政治腐败,卫懿公爱鹤到了荒唐地步。  老百姓缺吃少穿,他却给鹤喂上等食品;明哲贤士不举,给他送鹤的人却飞黄腾达,连鹤都可以乘用大夫一级用的“轩车”。君失民心,士无斗志,卫国一触即溃。狄人杀了卫懿公,拆掉卫国的城墙,到处烧杀抢掠,卫国国都只剩下730人。齐桓公派公子无诡救援,赶到时,卫都只剩一片废墟,狄人逃走。卫国推举新的国君,齐国留下三千人马保护卫国。狄人又集中力量进攻邢国,齐国同宋、曹两国的军队救援。邢国的军民等不及援军,从城里杀出一条血路,与齐军会合。狄人彻底破坏了邢的国都,抢走了很多财物。齐桓公组织军队打败了狄人;然后又和各诸侯国在邢国人比较集中的夷仪(今河北邢台以西)筑起了一座城市,邢国人迁入了新都。第二年,齐、宋、曹三国又帮助卫国在楚丘(今河南滑县东)建了一座新城,作为国都,齐桓公救卫存邢,使他在中原诸侯国家中的威望更高了。  齐楚结盟  楚国在西周时一向被中原诸国看作蛮族国家,很少参加中原国家的活动。楚国地大物博,发展很快,春秋前期它已成为一个非常强盛的南方大国。楚国君自封为王,并派兵北上,骚扰周室和中原各国,企图与齐桓公争夺霸主地位。公元前656年,楚国进攻郑国,郑国向齐国求救。当时齐桓公的一个夫人蔡姬得罪了齐桓公,被送回蔡国,蔡国的君主又把蔡姬嫁给了楚成王。  齐桓公便和诸侯商议,先攻打蔡国,楚军来救,郑国之国就解了。齐桓公率领宋、鲁、陈、卫、郑、曹、许八国军队征伐蔡国,楚成王来救,八国联军又攻楚国。楚国的兵马守候在边境上,派大臣屈完到齐军中会见了管仲,责问管仲说:“齐国在北海,楚国在南海,两国这么远,真是风马牛不相及呀!为什么齐国的军队来侵犯楚国呢?”管仲摆出一副中原霸主的样子,代表齐桓公回答说:“齐国受周王的命令,可以讨伐不服从周工的诸侯国家。你们楚国不向周王进贡祭祀时用的包茅,而且从前周昭王南征到楚国境内时,你们故意叫他坐一只用胶粘合起来的破船,把他淹死在汉水里。现在我们就来责问你们这两件事!”屈完说:“不贡包茅是不对,以后照样进贡;昭王淹死的事,你去问汉水吧!”两人态度都很傲慢。齐国就率联军开进到陉这个地方驻扎下来。、楚王又派屈完去讲和,要求八国退军。齐桓公看楚国有了准备,硬打不行,就退驻到召陵。齐桓公陪同屈完视察中原各国的军队,他指点着军容严整的八国军队对屈完说:“用这些军队打仗,哪一个敌人不被我们打败呀!”屈完说:“齐国若讲道义,人家才服从;如果讲武力,那么我们楚国有方城、汉水之险,你们军队再多也没有用。”齐桓公看到用武力难以征服楚国,楚国也觉得还不能与齐国抗衡。于是,楚国和中原各国在召陵订立了盟约。  楚成王派屈完带了包茅去朝见周惠王,表示尊崇周王。  辅佐王室  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立自己爱妃生的儿子丰子带为太子。  齐桓公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以诸侯要拜见太子为借口,在公元前655年5月,联合八国诸侯在首止开大会,太子郑在首止和诸侯见了面,一起住了几个月。周惠王觉得太子郑不听使唤,但又无力和齐桓公抗争,就偷偷派人去劝告郑国不要参加结盟。郑国听了周王的话,离开了首止,剩下的七个诸侯共同缔结了共辅太子的盟约。后来,齐国又去攻打郑国,郑国也参加了盟约。不久,周惠王死了,太子郑即位为周襄王。周襄王对齐桓公十分感激,派人给他送了祭肉、珍贵的弓箭和车子。齐桓公利用这个机会,于公元前651年在葵丘(今河南兰考、民权境内)会合诸侯,招待周王的使者。史书记载说,春秋五霸,以齐桓公最盛;齐桓公九合诸侯,以葵丘之会最盛。在葵丘之会上,齐桓公代表诸侯各国宣读了共同遵守的盟约。其主要内容是,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这些内容,有些是各国在经济上互相协作的要求,有的是维护宗法统治秩序的需要。条约规定,“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通过葵丘的盛会,齐桓公终于达到了联合诸侯,称霸中原的目的。  孔子评价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统一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他们的恩赐啊!没有管仲,我们都要拨散头发,衣襟开向左边,变成蛮族统治下的人民了。”桓管几十年的活动,顺应了当时王室衰微,大国崛起的形势,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当时形势的对内对外政策,对齐国的社会发展,对捍卫中原先进文化免受戎狄等落后民族的破坏,建立了一定的功绩
标志是天下都按照(齐桓公)所制订的标准生活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5aceacbbd1bbb308427eade0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