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有人扒出祖宗原型

俺家么,因为还有辈份字在,所以,基本能够追溯解放前很久。话说商汤末年,俺家最初的一个祖宗叫号叔,那时候他大约住在现在三门峡附近地区,他有个侄子,叫周文王,还有个侄孙叫周武王。对了,就是那个封神榜里的,武王伐纣,创立周朝。所以,按照亲戚身份,他是皇叔,按那时代的职业划分,应该算周朝的公务员吧。到了唐代,俺家又出了一个牛逼叉叉的叫郭子仪的公务员。大唐十佳公务员,唐代宗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他儿子。他的封地在古制的山西汾阳,现在的陕西阳曲附近。他有个同事叫颜真卿的,挺严谨的,在俺家家庙上做了谱系的考证,说系号叔的多少多少代。虽然说,年代有点点远,那时候户籍管理没有纳入信息化管理,所以难免会有认错祖宗的可能。不过,唐朝的高门大阀特别讲究,乱认祖宗的可能基本没有。所以,那一支从号叔下来的传承还是比较可靠。唐代的历史大家都清楚,后来天下乱了,晚唐时候,他的长子和六子举家迁到了福建。到了宋代,俺家的福建祖宗中有一个省部级公务员,广西桂剧《郭令公义斩尚书子》的主角,貌似现在大宋提刑官的原型。他有个同事,叫欧阳修的,人很不错,也帮忙在家庙上做了谱系的考证,大约是郭令公的多少代直系子孙。以宋代士大夫的逼格,家谱造假的可能性也基本没有。因为他是广西省的领导人,告老还乡时候,路途艰辛,走到广东走不动了,一大家子就逗留在广东省潮州附近。四个儿子,分别在潮阳、揭阳、铜盂附近开花散叶。其中第个二儿子是俺家这支的始祖,俺现在的辈份字就是那时传承下来的,这也是俺户口簿上的籍贯写广东潮阳的来由。到了清代末期,俺家有一支跑到了中国东海边上的后来叫上海的小渔村,于是,我亲爷爷就出生在上海了。从这段历史来看,严格来看,俺家祖业主要是公务员。
天涯有人扒出祖宗原型?姓是周人始创,其目的是用血缘宗法对各个族群进行划分,形成周人与众不同的"畿服"体系。李零先生总结西周坐稳天下的三大法宝是"存灭继绝"、"封建亲戚"、"柔远能迩"(见李零《两周族姓考》)。"存灭断绝"指的是你虽然将这个国家灭亡了,但不能让他断了祭祀,就是我们民间所说的断了香火。"封建亲戚"是说要将"亲"和"戚"分封到各地,来保证周统治的稳固,亲指的是血缘关系,戚则是婚姻关系。"柔远能迩"大体上就是对待离得远的要用怀柔政策,离的近的国家要亲近。武王克商,未及下车就封了一批诸侯国,神农之后为焦国,属姜姓;黄帝之后于祝国,任姓;尧后于黎,祁姓;舜后于陈,妫姓;禹后于杞,姒姓;汤后于宋,子姓。如果说周公于周王朝居功至伟,武王的远见卓识绝对是其思想的根源。人们往往通过后世的理念去看待古代历史的人和事,这种行为是一种思维惯性,本无可厚非,不过如果想真正理解历史,尤其先秦历史,会出现非常大的误差。我说这些主要想谈的一点就是男女之别。在商代,女性地位是很高的,并无后世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儒家思想,周人观念有所变化,出现了"牝鸡之晨"这样略带歧视女性的观点。但总体上并无大的改变,王晖先生对商周"甥舅"关系有过非常精辟的分析,他认为在周礼中"舅甥"之国与"兄弟"之国的地位是相等的。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来周代血缘宗法体系的结构,这个血缘并非单指父系,我们看下周王的母系构成。太王妻为姜姓,王季妻为任姓,文王妻为姒姓,这三位是周代商之前的三位帝王。其妻子有着明显的部族联盟的痕迹,姜不用多言,神农氏之后,同时与周同处西土,是周的铁杆盟友加亲族。任为黄帝之后,姒为夏后氏的后代。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周以夏之后自居。但尧舜及商汤也是周人推崇的圣王,其后代不可不封。虽然我们从文献上看到的这些圣王的封国都有姓,实际上这些姓当是后世文献创作时候加上去的。通过口耳相传这些方式,先秦人对祖先的追溯往往都追溯到女性,这或许是母系社会带来的记忆吧。而在西周,男人称氏,女人称姓。所以我们没必要纠结黄帝到底姓什么,但祝国为黄帝之后应当是周初时候人们保留的记忆。所以从父系来说,这个记忆主体的黄帝并非姬周记忆中的先祖。从文献上对周的祭祀也可见一斑。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54c453d4ccea2c2468a4e2ab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