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和 必求龙...


“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意思是:齐王如果使用我,我怎么会只是让齐国的人民能安居乐业?全天下的人民都可以安居乐业了。
“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意思是:一定要找一个独立的高地登上去,左边望望,右边望望,恨不得把全市场的赚头都由他一人捞劳去。
《孟子・公孙丑下》第十二章节选原文:
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译文:我虽然这样做,怎么是舍去齐王呢?这是齐王遵照足用为善的原则,齐王如果使用我,我怎么会只是让齐国的人民能安居乐业?全天下的人民都可以安居乐业了。就是希望齐王能改变,我才每天盼望着。
《孟子・公孙丑下》第十章节选原文:
古之为市者,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 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 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译文:这正如古代的市场交易,本来不过是以有换无,有关的部门进行管理。但却有那么一个卑鄙的汉子,一定要找一个独立的高地登上去,左边望望,右边望望,恨不得把全市场的赚头都由他一人捞劳去。别人都觉得这人卑鄙,因此向他征税。征收商业税也就从这个卑鄙的汉子开始了。
《孟子・公孙丑下》,选自战国孟轲的《孟子》。
扩展资料
《公孙丑下篇》共分有十四章,是一篇气势充沛的短论。
孟子生活的时代,诸侯兼并,战争频繁,人民境遇非常悲惨。孟子同情人民,反对掠夺性战争,主张君主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以“王道”和“仁政”治国并进而统一天下。本文正是针对此而写的一次对君主好战的讲话,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篇目有:(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孙丑下
语出《孟子・孟子去齐》 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齐王有足够的实力进行善举,如果用我,那么不光是齐国百姓安康,那是全天下的百姓安居乐业啊。语出《孟子・公孙丑下》: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有地位低下的人,总要找块高地登上去,用来左右张望,(企图)把集市贸易的好处都捞到。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51c922cbd620e4e81ba7996f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