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恐怖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恐怖症是以过度、持续、不适宜的恐惧为基本特征。正常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对某些事物表现出一时性恐惧反应,这种反应短暂,一般随年龄增长而消失。有人建议,超过2年以上的持续恐惧情绪十分明显,整天沉溺于恐怖情绪之中,无法自拔,干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如“恐鼠儿”表现出“谈鼠色变”,出现惊恐和回避反应,伴有心跳快、呼吸快、出冷汗、面色苍白和尿频等症状,虽知不对,但无法克服。恐怖症有时伴有焦虑反应和强迫症状。
按照恐惧对象的不同,可将恐惧分为4类,即生理伤害性恐惧、自然事件恐惧、社会焦虑恐惧和其他恐惧。不同年龄儿童所恐惧的内容不同,年幼儿童恐惧幽灵和妖怪,年龄大儿童恐惧生理危险或伤害。
在儿童恐怖症的预防上,要从小加强儿童的性格培养,使其有乐观、开朗、坚强的性格;教育要正确,提倡讲科学、讲道理,不要用鬼神、怪物、关黑房子等手段威吓孩子;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示范作用,不能无故怕这怕那。
在治疗上,要早期治疗。首先排除躯体疾病是否存在,让患儿理解治疗目的,父母参与治疗,鼓励患儿上学,加长在校时间。治疗方法上,采用较为普遍的是行为疗法,如系统脱敏、示范法、强化法、认知和家庭治疗法等。
(1)示范疗法。国外专家治疗5~12岁的恐水儿童,将40名儿童分为4组:一是“参与示范组”,让患儿看电影示范,再到游泳池中参与10分钟的训练,并给予社会强化;二是“单独示范组”,让患儿看电影示范,再到游泳池边做10分钟游戏;三是“单独参与组”,看无关内容动画片,再完成10分钟游戏参与活动;四是“控制对照组”,看动画片,并在游泳池边做游戏。治疗结果显示,参与示范组疗效最佳,其次是单独参与组和单独示范组,而控制对照组无变化。可见,参与示范疗法用于恐怖症儿童的行为矫治效果较好。
(2)认知疗法。有学者用“认知自我控制法”治疗恐黑暗儿童,入组标准是“不能独自呆在黑房里3分钟”;将患儿分成3组,分别让熟悉的成人带入控制好的黑房,记录其滞留的时间。第一组为“能力组”,教儿童自我陈述:“我是勇敢的孩子,能够照顾自己”。第二组为“刺激组”,陈述:“黑暗处是个很好玩的地方”。第三组为“控制组”,陈述:“玛莉有一盏小灯”。治疗结果,第一组恐怖行为改善最大。
(3)学校恐怖症的快速疗法。国外有学者提出一种针对急性学校恐怖症的快速治疗方法,成功率为100%,追踪2~8年,无复发现象。具体做法是:开病人家长会,带患儿从周一开始上学;
教师要设法让患儿全天呆在学校,每日上学计划不变;
出现躯体症状要到放学后再由校医处理,并反复说明恐惧只是暂时表现;
在家避免长时间讨论学校问题,对患儿上学给予表扬;
一般到周三躯体症状会消失,及时开家庭庆贺会表扬患儿克服了上学困难。
(4)系统脱敏。有学者曾对一位患社交恐怖症的女中学生实施了系统脱敏,先指导她们拟定了恐怖对象梯级表,从轻至重依次为女同学、父亲、男同学、老师、陌生人等,再学习放松技术,并开始实施现实交往脱敏;在前3个梯级的治疗较为顺利,但与老师交往时,病人恐怖情绪加重,不能有效地放松,因此又回复到与男同学的交往阶段;重新配合放松训练脱敏,待适应后,与安全又熟悉的老师交往,再逐步过渡到任课老师与班主任;最后安排一病人不认识的大学生与之接触、交谈,通过两个月的治疗,病人对人恐怖的情绪逐步缓解。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504518908242472f6c47b6b7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