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运用政治手段“变民风,化民俗”的事例是...

变异性是指民俗在传承过程中,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所呈现出的某些具有变异特点的外部特征。民俗犹如一条流动的河,不变的民俗是不存在的。如果说地域性是民俗表现在空间上的某些特征的话,那么,变异性所强调的则主要是民俗呈现在时间上的某些特征。民俗的变异往往是由于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决定的。当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相比,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民俗的影响要小得多,也缓慢得多。而影响民俗发生变异的社会环境中,外来文化的影响,也是民俗发生变异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是民俗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历史上,有数次因周边民族侵入中原而引发的民俗变异。这些新文化的到来在丰富中原文化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中原传统民俗的变异。如今天北京饮食,涮羊肉、烤全羊、烤乳猪、满汉全席,甚至包括白水羊头、各色面食小吃等,都与蒙古族、满族及回族饮食文化的渗透有关。此外,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是造成民俗变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缔造了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但是,历史上国际社会对中国民俗的影响仍不可忽视。这种影响最初也话仅出于商品交换的需要,但伴随着物质文明的到来,与之相关的精神文明也悄然传入,使许多传统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民俗的变异性表现在移风易俗方面最为明显。通常情况下,民俗的变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无需人为干预。但如果某些民俗确已成为陋俗,民俗的变革则势在必行。在我国历史上,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民俗变革的事例很多。六朝时,太原地区寒食节禁火长达百日,期间官民人等不得热食,严重地影响了民众的身心健康。后来皇帝下令改禁火百日为禁火三日,受到朝野上下的拥护,禁火百日的陋俗也由此得到有效的控制。又如在旧时代,中原汉族地区曾盛行近亲结婚,建国后,人民政府以法律形式明令禁止,使“姑表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表亲联婚陋俗在政府的干预下取缔。利用民俗事项所具有的变异性特征进行民俗改革,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比如赌博是世界普遍存在的一大陋俗,但政府在人们在赌博的基础上发行了彩票,化陋为良,既满足了人们赌博心理,同时间接地造福了社会,满足了社会对公益建设资金的需求。当然,移风易俗是有条件的,民俗变革必须顺应历史的发展和民俗的演变的内在规律,不可一味强求。前文说过,任何民俗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不变的民俗是不存在的。民俗的变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民俗自身为协调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而进行的自我演变,而另一种是作为政府行为的外部干预。民俗的变化,通常是民俗自身演变的结果,这种变化虽然比较缓慢,但也相对稳定,不会因激变而引发大规模的波动。如端午赛龙舟原本起源于江南民间的“送厄”,后随时光流逝,后人渐渐抛却原来的目的,而将龙舟竞渡说成纪念屈原,至此,端午的文化功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种由民俗自身所引发的一系列变化,不会对社会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民俗的另一种变化,是以政府干预的形式出现的。如近年来一些大都市出台的禁止燃放鞭炮令,这是行政干预的表现。
对 火化 剃头留辫子 但是 不是自己 是当局的 最高意志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42b393c805ffbfaa195a435e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