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与网络世界


网络文化与弱势群体 张肇丰: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网络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交际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上海的中小学教育,现在对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也非常重视。不算计算机房的建设,单在建网、建库上的投入的资金恐怕也数以千万计,并已经在教育改革和实验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现在社会上好象有一种舆论,一谈起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往往都是负面的。比如前天晚上上海电视台播出的“网络与犯罪”专题节目,顾老师也是被采访对象。各种媒体报道正面的经验或者做法的似乎不是很多,这就形成了一种悖论,就是我们要大力发展网络,但同时又讲这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不好的影响,譬如“某某人在网上被人骗了”、“谁在网上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了”,等等。我想原意不应该是这样的。信息革命、现代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对青少年的影响,它正面的东西、积极的方面究竟在哪里?或者说,我们目前所碰到的网络发展中的问题应当怎么去解决?对此,不知你们是怎么看的? 顾晓鸣:我觉得应该这样来定位:网络这个新的文化形态来了以后,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它的到来是不可抗拒的,它有哪些潜力可以被我们利用和发挥;然后要考虑,它肯定是有弊端的。那么,在这些弊端当中,哪些是网络自身带来的,哪些不是的?譬如说犯罪问题,利用电话犯罪比网络多得多。网络毕竟还是一个虚拟的东西。回顾历史,当年的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伴随着城市化运动,有多少女青年、“新女性”走出了家门。当时也有人认为,城市是犯罪渊源。平静的乡村生活、传统的常规都被打乱了,女孩子出去都是疯疯癫癫的,不是去搞革命的,要么是逃婚,要么就是被“小白脸”骗等等,这种新闻天天都有。其实,人类从小范围的、彼此认识的那种交往,发展到更广泛的交往,这本身就是一种人类文明的进步的一个过程。网络产生以后,也是提供了一个更大范围的交往。 最近一年来,在网络上有一个倾向是大家自发地在聊天室里聊一件事。聊天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网络文学到其他的内容。譬如说,某个“网虫”碰到什么技术上的问题的话,只要他在聊天室里一讲,一下子就会有许多“网虫”来帮他出主意、帮助他。这种智慧的联网、友情的联网,是一种网上健康的因素。另外,上海有许多中学都联了网。那么,小而言之是在网上聊天;大而言之,教育的“平台”也搭在网络上了。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宽带都造好了,公路有了,但接下来车子该怎么跑。对于网络来讲,这就是一个模式问题,我们现在网络上的模式滞后了。现在的聊天室里某种比较混乱的状况,是一种不成熟的、必然的过渡,又是我们对这种状况缺乏深入的研究所造成的。我希望我们能够创造一个适合于网络平台上的模式,使得整个网络变成一个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一个新型的教育渠道。上海在这方面应当有这个能力和责任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有人问我,你搞历史的为什么去研究这样一种现象和问题。我说,正因为我们是学历史的,所以,我们目睹了一个历史的发生发展,就象我们“当时”目睹了文字的发明,书写工具、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等。这一次,计算机信息和网络的出现,同样是一场革命。历史上,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妇女解放、平民教育、大众传媒的形成等等,其实都环绕着一个现代技术发生的。一种新技术、新生事物在其初级阶段必然有其不成熟的一面,但是,我们应当抱着关注、爱护、扶持的态度去对待它们,就象我们现在的网络,我们的聊天室,在里面的都是一些“小人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平时写的东西是没有发表的资格的,也许就连学校教室里的墙报都登不上去。但是,他们能够在这里写,并且都有长进,而且他们也都有一种自律,不好的、不健康的东西一般也是登不上去的。就是说,这一群体相处在一起,只要有一定的引导,他们还是积极向上的。所以说,“万联互动”的现象产生了,我们就不能简单地用白话文时代的模式去看待他们。不然的话,就象读古文的人去评价白话文,总是看不顺眼的,而且认为,这个白话文会把中华民族文化搞垮的。但是,一百年下来,我们国家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中国文学。所以,我们今天也要爱护互联网,说不定一百年之后,现在网上的一些东西也成为了优秀的作品。 张:这实际上已经不再是一个技术的问题,而是人们的观念问题。原来看上去网络信息只是一个技术的问题,但是,技术最后必然影响到人的观念,就是说,你要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和运用这一种现代化技术的问题。网上的那种表达方式更适合于现代人的特点,它比较坦率、比较简洁,就象当时的白话文比起八股文来讲显示出它的简洁,而到了现在的信息时代,可能白话文在人们的生活、交流中,则又显得有些累赘了,你要是写一封信的话,可能就没有发一封Email那么直截了当、那么明白。这就看你用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去理解这种事物。 黎加厚:网络是一种超文本的练习方式,就是不要太正规。顾老师是历史学家,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来观察网络的发生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不过我觉得还可以从另一角度切入,那就是从文化的角度。因为,网络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参与到网络中来的人千千万万,不管是老的还是小的、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是看得惯还是看不惯的,方方面面的人都有;大家都把自己原有的文化带入其中,于是就产生许多新的文化现象和规律。有一个统计表明,活跃在网上的80%以上是青少年。有一个说法,就是网络把社会结构从“塔型”变成了“平面”。那么,在这个“平面”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那些平时自己写的作品得不到大家认可、得不到发表的那一大批“后进生”,是网络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从学校反映的一些情况来看,往往在传统观念上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却在网络上有了更大、更好的发展,他们在网上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姚志伟:我们有过一个统计,目前在网上的女同学比男同学的人数多。与学校里写的文章、校园文学相比较的话,学生在我们网络上发表的内容更是他们内心想说的、想要发表的东西,他们在写作、在交流的过程中所受到的约束也比较少。而且在网上一发表之后,马上就会得到信息的反馈,在这样一个交流的过程中间,他能很快地得到提高。在网上他会觉得自己很自由自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性格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于是,他们对待网上朋友的批评也是抱以一种可接纳的态度。同样的批评,如果是在平时来自于老师的话,他很可能以“这是我的性格”来顶撞,但对于网友的批评,他可能会争论,但更多的则是实实在在的交流。 顾:有些要素我们把它提炼出来就是网络的特征了,网络上的时间浓缩问题就是一个例子。譬如说,我们投稿杂志社,有时会没有反馈,有时过一段日子才有反馈。但是,如果它不是几个星期,而是几分钟就反馈过来了,而且会有来自于几个方面的反馈,这个文化范围就变了。它是两个灵魂、三个灵魂,甚至于更多的灵魂汇聚到一起交流,是更多智慧的交流。因此,这种创作过程是多人参与式的,不断地互动的,这种过程改变人的学习过程和文化内涵。 张:网络可以把人的潜能、创作智慧、思想感情充分地表述出来、发挥出来。刚才顾老师讲到新文化运动对女性解放起到的积极作用,黎老师和小姚讲的网络对中学生作文的发表提供了积极的条件。我想,网络可能对所谓弱势群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提供了一个比较合适的空间。因为,我们的传统媒体发表的更多是正统的强势的比较权威的声音。 姚:学校教育的选拔模式是比较传统的,而网上的人才选拔标准和方式更加接近于社会上实际的情况。就象许多学生在国内学习很一般,但到了国外却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他的能力、智慧都体现出来了。我觉得网络也是这样,它的选拔标准更加接近于将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 个体化服务与人际互动 顾:网络还提供了一种个体化的培养和服务。它是为一个人而教的,这很接近于21世纪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上就应当做到每个学生都在我心中。但是,通常情况下,因为科学技术没有到位,所以很难做到。当然网络现在还没有达到这种理想状态,但是,网络至少能让人以那种不自卑的、比较健康的心理去面对同伴之间的各种交往。所以,我认为现在评什么“网络小姐”是违背网络精神的,网络不是要你老是去评谁高谁低,而是要引导大家各施所长,相互学习。网络可以把所有人的头脑都连起来,讲句俏皮话就是“WWW.大脑”,这个“大脑”不是一个人的大脑,而是所有人的大脑。我们讲“P to P”式教育,就是“伙伴对伙伴”教育,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 在课堂上,要做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并不难,而每堂课上都有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就难了。这里我举一个例子,美国学校的历史作业,要让学生的社区、家人共同参与,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不能全部概括一个历史,要找社区的博物馆资料,家里祖传的资料、传说等,大家都读书、做项目,然后历史才“形成”了。为什么这时才“形成”历史呢?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经验,只有大家研究讨论,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被发动出来了,形成了相互交流的一种状态,形成对自己的历史的认知,这门功课才能算真正地学会了。我们现在提出“项目教育”,它与网上教育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网上有实体交流,有虚拟交流。譬如某个同学的一个小发明,全校,乃至于外省市的师生都看得到,也许你的发明在你学校并不怎样,但在很遥远的地方有人觉得很好,采纳并使用了它,这样的话,我们总的人才资源、总的智力资源、总的创意资源都会增加。所以,我对网络的理解是每个人都被连接起来,使得无穷的可能性都被开发出来。这确实是有一定的革命意义的�使我们对学习、教育、创新、生活的理念都发生变化。 所谓“发挥出来”这个概念是抽象的,发挥到哪里去呢?一定要发挥到另外一个“知音”那里去。譬如说某个小朋友搞一个发明,一般人没在意,就等于没发挥出来,而另一边又被某个院士看中了,觉得这位小朋友的想法很好、很有创意,这就是发挥出来了。从另一个角度看,不也就是“聊天室”的放大吗?这种知音也许全世界没有几个,这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天涯海角你到哪里去找? 姚:在谈到发挥智慧的问题,我觉得可以看一下企业管理,以前的企业管理都是集权的,而现在提倡把每一个员工的智慧都发挥出来。有时候某个部门负责人的想法并不一定要让总裁知道,但是,他在自己的工作的范围内把智慧发挥出采,就很有一种成就感。现在网络的使用就是要把最底层的人的智慧都发挥出来。网络对我们的学习是不是也可以起到这么个作用,某个同学有了一个想法、一个发明,校长、教师也许并没有注意到,可是他在自己的学习中确确实实得到了提高,这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顾: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第一,校长会看到的,而且一定要让校长看到,像刚才黎老师讲到了校园网络的建设,这就要求校长要看、要关心。第二,网络上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输出与输入”的问题。譬如说,我们现在提出总经理要看到顾客、用户。所以,我们教育的理念、应用、发展、市场都要连接起来。 黎:互联网的实质就是人与人的互动,过去我们讨论得比较多的是网络的资源建设问题,譬如它的硬件、软件。但是,互联网最核心的,是通过一个媒介、一个环境使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能与其他人联系,这在过去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没有的。电话是“1×1”的关系,即是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关系;无线电是“1×N”的关系,即一个发射台可以有无穷多的人来收听;而网络则是“N×N”的关系,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发射到任何一方,而且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接收。这就意味着在网上的信息特别快,人类的交际空间无限。当然这是一个理想化、理论化的描述,真的要达到这样一个现实,还要有一个周期,但可以讲,21世纪的到来,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我们目前只不过是站在了这个门槛的边上,里面究竟是什么对我们来讲还是未知的,许多东西现在还没有出现。因为,大部分人群还没有这个条件,即这个物理条件现在还不具备,如果当所有的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上网,就是说这个物理条件实现的时候,我们整个的社会形态,包括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历史都要改写。 张:这还是一个“路”与“车”的关系问题,24小时在线,“路”都修通了,那么,这个“车”里面都装了些什么东西呢?怎么才能发挥这个“路”与“车”的效率?与同类的网站相比,你们的网站有什么特点呢? 姚:我们的网站是为学生设计的,包括我们的新闻、图片、文学作品,我们就像学生背后的一个教练,他不会做,我们去指导、去告诉他。我们网站有两个方面比较发达,一个是BBS,一个是聊天室,这两块正好可以弥补学生现在所缺少的东西。现在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有些人感觉上好象很活泼,其实内心的压力是很大的。在网上他们可以找到一些人交流,最多的是在感情上的一种追求,网上有70%都是感情方面的文章。那么,我们现在做一些什么事情呢?需要挖掘我们认为更有意义的东西,去吸引他们参与进来。 张:那么,作为一个网络编辑,你做的事情与诸如《中学生报》、《青年报》等又有什么区别呢? 姚:报刊杂志有记者去采访,而我们只是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再放在网上。譬如,我们去年搞了一个“轻舞飞扬联合秀”,我们先通报给学校,然后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会把他们的节目报上来,全部都由学生自己操办,搞得非常成功。第二次就有五十所学校参加。网络的目的是要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包括虚拟和实地的活动。开始,我们是提出了一个设想;然后,我们每一个过程都是透明化的。我们主页上有一个活动区,“更多”里面有一条连接的是“冬舞会”,下面有三、四十个页面,最初都是我们提出的想法。第二部分是过程,包括我们的要求、人员、讨论的话题等等。比如我们准备发放1200张舞票,其中900张是通过学校发的,300张是个人在网上虚拟购买的。这样,网上就活跃起来了。所以,我觉得在网上并不是要体现我们编辑的什么,而是要把学生发动起来、体现出来。 早期我们网上文学样式的东西比较多,但现在我们主打的是BBS等。写文章的人也在不断增加,开始只有20~30人,现在双休日网上多的有5000人次。人数多了,就要改进管理。目前的问题是我们的网站与学校如何相对口、连接,有许多同学想写,但不知道怎么去发表、到哪里去发表;而我们有这样一个平台,但不知道怎么样组织学生。下一阶段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我们网上就可以构建一个非常生动的“情报栏”,就是非常真实、及时地把学生的校园生活通过我们的网络展现给社会。这些新闻完全由学生写出来的,我们只是把它们登出来,并在边上写些评语,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张:这个过程中是不是也有舆论导向的问题? 姚:我们一般还是比较谨慎的,也不是什么文章都发表。建网站需要经过市里有关部门的批准。去年,有一所市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去学农,一回来就给我们发了一个贴子,批评这所学校如何如何不好,措词非常激烈。当时,我也很犹豫,担心登出来会引来乱子。但又一想,如果不登出来的话只是把这位同学心头的怒火压一下而已,过一阵子也许他会忘了,但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时,他还是处理不好。最终我还是发了出来。结果,他的同校学生看了也上去与他争辩、理论,各讲各的。最终大家还是心平气和地把事情讲清楚并且解决了。 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张:你的话让我想起了校园网,好象这也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吧。但我听到的大都是谈硬件建设,那么我们的校园网到底应该用来干什么、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始终没有得到确切的回答。 黎:这个问题他很难回答,有些校领导缺乏对这方面的思考,有的是按上面要求去建的,有的则是“追风”,看到别的学校在建,那我们也建。这就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建一个校园网的投资是不小的,但这种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会贬值的。所以我们考虑建网、建库、建队伍之外,还要思考建立“游戏”的规则。现在教育部提出所有中小学在3~5年要开设信息技术教育的必修课,并把信息技术教育整合到学校教育之中。就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而言,应该包括伦理、道德、情感、文化等方方面面,而不仅是一个软件的使用。现在大部分的教材和教学过程,还是教一个软件使用说明书;有些改进,让学生做一个小板报、教一下PowerPoint等,但还是浅层次的。怎样把它作为下一代适应社会生存的一种基本能力和素养,这方面还有待于探讨和大幅度的改革。 至于说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等,这并不是网络本身的问题。如果从中反思我们的教育的话,可能我们以前的计算机教育过于偏重技术教育、偏重软件教学,脱离了学科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实践参与,种种这些现象造成我们青少年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缺乏一种比较好的精神上的、伦理上的、行为规范上的准备。但如果把出现问题的人数与上网的人数相比,这是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概念。大部分的学生、家长都是很健康的。事实上,大家在网上也都很讨厌那种不良的行为,这样,虽然这是虚拟的,但实际上还是有制约的。从这一点看,网络上的行为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映和表现。校园的建网今后会越来越热,教育部有“校校通”的要求,具体实施还有许多问题。校校通是否一定要建校园网,一定要搞区域网?譬如,一所学校通过一根电话线一台计算机也就可以上网了。上网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既然如此,那就应当考虑用最少的钱发挥最大的效率。更重要的是缺资源的问题,在这点上我觉得“狐朋狗友”的做法值得借鉴的。因为,主体最感兴趣的、最活跃的资源不是他们开发的,他们公司只是提供了一种服务、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又为成千上万青少年朋友表达自己,参与、学习、交流的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他们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而表达的过程又为网站积累了资源。在这方面,学校教育也会受到启迪。现在许多学校搞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的作业放到网上去,那就成了教育资源的很大的一部分,他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比你老师做的、公司做的还要强,因为,这是同学自己做的。 现在有很多学校还把网络和学科教学整合了起来,作了不少探索。但大家习惯于过去的那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所以,还有一个探讨、研究、实验的过程。目前看来,主要的问题是:第一,目前还刚起步,有待于大面积的尝试。第二是上网以后往往是急于让学生去找些资料,写报告,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第三,刚才“狐朋狗友”介绍的实际上是他们做了一个“大教育”,他们彻底打破了过去那种教师布置任务、一切按照教师指令来运作的模式,是一种让学生自己来策划题目、自己来评价,积极参与互动的教学模式。这也是对一种新教育理念的探索,很值得学校教师借鉴和参考。 张:现在学校里搞校园网、信息技术,与网站相比,好象主动性还不够强,还是围绕着老师的指令在操作,还是旧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延伸。可能还是没有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BBS、聊天室的最大的功能是没法在黑板上体现出来的。但是,如果像“狐朋狗友”那样做,学校领导可能又会说,我搞这么个网是让学生学习的。 姚:我觉得现在的学校已经有了一种很强的思维定势。我从1998年开始搞学生网的,从那时以来,学校除了花了许多钱办了网络以外,教师的思想并没有变多少,比较明显的区别恐怕仅在于原来教的是Basic,现在教上网而已。 讲到我们的网站,大家看上去很风光,其实我们也是很辛苦的。开始时只有我一个人,还是业余时间搞的,现在当然已经有五、六个人了。搞到一年时,有一位朋友来帮助我,到了一年半时,又得到了一家公司的资助。在一开始我们就定位在为学生服务,而不是为教师、家长。至于哪些是他们需要的,也是让他们自己在讨论过程中去发现。像刚才讲到的搞舞会,其实也不是我们想出来的,而是在与同学们聊天时发现的。因为,有些同学看到电视上的节目,自己很想参加,但在上海能组织这样舞会的学校很少。于是,我们就想为同学们创造这么一个机会。而且就现在来看,这个效果已经达到了。那么,当初网站为什么会起这样一个名字呢?第一,我们想这个名字好记,你一说,人家以后肯定记住了;第二,狐狸和狗是聪明和忠诚的象征,这应当是会被大家所接受的;第三,对这个词想有一个新的解释,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大家对“狐朋狗友”这一个词有一种新的理解。运转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已经找到了出路,接近于良性循环。各所中学的学生会主席、那些能力比较强的干部都希望到我们这里来干一阵子。我们也想使我们的网站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也能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无形资产,这样我们得到的资助也会更多。 顾:目前网络上简单的模仿、缺乏创新是最大的弊端。网络文化应当更丰富,但现在还比较单调,另外在评论方面高度“追风”。而这些我看都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对网络的影响。所以我认为,教育模式不改变,校园网是有问题的,社会上的青少年网也会有问题。网络枯燥单调,到时离网而去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而且更糟的是优秀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都走了,将造成网络在低层次里面不断地重复。所以,我呼吁,网络要坚持自己的优势,去关注社会,关注优秀的人才。我倒是主张包括《上海教育科研》在内的各报刊来个“网络大盘点”,看看到底有哪些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哪些优势。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index?qid=1406041301584网络对中学生的利弊:http://www.xajez.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93网络世界与青少年教育日期:2005-12-27 04:39 点击:25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时间:2001年3月5日 地点: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314会议室 人物:顾晓鸣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黎加厚 上海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系教授 姚志伟 “狐朋狗友”网站编辑 张肇丰 《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副主编 话题:计算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网络文化与弱势群体 张肇丰: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网络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交际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上海的中小学教育,现在对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也非常重视。不算计算机房的建设,单在建网、建库上的投入的资金恐怕也数以千万计,并已经在教育改革和实验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现在社会上好象有一种舆论,一谈起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往往都是负面的。比如前天晚上上海电视台播出的“网络与犯罪”专题节目,顾老师也是被采访对象。各种媒体报道正面的经验或者做法的似乎不是很多,这就形成了一种悖论,就是我们要大力发展网络,但同时又讲这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不好的影响,譬如“某某人在网上被人骗了”、“谁在网上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了”,等等。我想原意不应该是这样的。信息革命、现代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对青少年的影响,它正面的东西、积极的方面究竟在哪里?或者说,我们目前所碰到的网络发展中的问题应当怎么去解决?对此,不知你们是怎么看的? 顾晓鸣:我觉得应该这样来定位:网络这个新的文化形态来了以后,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它的到来是不可抗拒的,它有哪些潜力可以被我们利用和发挥;然后要考虑,它肯定是有弊端的。那么,在这些弊端当中,哪些是网络自身带来的,哪些不是的?譬如说犯罪问题,利用电话犯罪比网络多得多。网络毕竟还是一个虚拟的东西。回顾历史,当年的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伴随着城市化运动,有多少女青年、“新女性”走出了家门。当时也有人认为,城市是犯罪渊源。平静的乡村生活、传统的常规都被打乱了,女孩子出去都是疯疯癫癫的,不是去搞革命的,要么是逃婚,要么就是被“小白脸”骗等等,这种新闻天天都有。其实,人类从小范围的、彼此认识的那种交往,发展到更广泛的交往,这本身就是一种人类文明的进步的一个过程。网络产生以后,也是提供了一个更大范围的交往。 最近一年来,在网络上有一个倾向是大家自发地在聊天室里聊一件事。聊天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网络文学到其他的内容。譬如说,某个“网虫”碰到什么技术上的问题的话,只要他在聊天室里一讲,一下子就会有许多“网虫”来帮他出主意、帮助他。这种智慧的联网、友情的联网,是一种网上健康的因素。另外,上海有许多中学都联了网。那么,小而言之是在网上聊天;大而言之,教育的“平台”也搭在网络上了。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宽带都造好了,公路有了,但接下来车子该怎么跑。对于网络来讲,这就是一个模式问题,我们现在网络上的模式滞后了。现在的聊天室里某种比较混乱的状况,是一种不成熟的、必然的过渡,又是我们对这种状况缺乏深入的研究所造成的。我希望我们能够创造一个适合于网络平台上的模式,使得整个网络变成一个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一个新型的教育渠道。上海在这方面应当有这个能力和责任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有人问我,你搞历史的为什么去研究这样一种现象和问题。我说,正因为我们是学历史的,所以,我们目睹了一个历史的发生发展,就象我们“当时”目睹了文字的发明,书写工具、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等。这一次,计算机信息和网络的出现,同样是一场革命。历史上,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妇女解放、平民教育、大众传媒的形成等等,其实都环绕着一个现代技术发生的。一种新技术、新生事物在其初级阶段必然有其不成熟的一面,但是,我们应当抱着关注、爱护、扶持的态度去对待它们,就象我们现在的网络,我们的聊天室,在里面的都是一些“小人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平时写的东西是没有发表的资格的,也许就连学校教室里的墙报都登不上去。但是,他们能够在这里写,并且都有长进,而且他们也都有一种自律,不好的、不健康的东西一般也是登不上去的。就是说,这一群体相处在一起,只要有一定的引导,他们还是积极向上的。所以说,“万联互动”的现象产生了,我们就不能简单地用白话文时代的模式去看待他们。不然的话,就象读古文的人去评价白话文,总是看不顺眼的,而且认为,这个白话文会把中华民族文化搞垮的。但是,一百年下来,我们国家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中国文学。所以,我们今天也要爱护互联网,说不定一百年之后,现在网上的一些东西也成为了优秀的作品。 张:这实际上已经不再是一个技术的问题,而是人们的观念问题。原来看上去网络信息只是一个技术的问题,但是,技术最后必然影响到人的观念,就是说,你要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和运用这一种现代化技术的问题。网上的那种表达方式更适合于现代人的特点,它比较坦率、比较简洁,就象当时的白话文比起八股文来讲显示出它的简洁,而到了现在的信息时代,可能白话文在人们的生活、交流中,则又显得有些累赘了,你要是写一封信的话,可能就没有发一封Email那么直截了当、那么明白。这就看你用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去理解这种事物。 黎加厚:网络是一种超文本的练习方式,就是不要太正规。顾老师是历史学家,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来观察网络的发生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不过我觉得还可以从另一角度切入,那就是从文化的角度。因为,网络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参与到网络中来的人千千万万,不管是老的还是小的、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是看得惯还是看不惯的,方方面面的人都有;大家都把自己原有的文化带入其中,于是就产生许多新的文化现象和规律。有一个统计表明,活跃在网上的80%以上是青少年。有一个说法,就是网络把社会结构从“塔型”变成了“平面”。那么,在这个“平面”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那些平时自己写的作品得不到大家认可、得不到发表的那一大批“后进生”,是网络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从学校反映的一些情况来看,往往在传统观念上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却在网络上有了更大、更好的发展,他们在网上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姚志伟:我们有过一个统计,目前在网上的女同学比男同学的人数多。与学校里写的文章、校园文学相比较的话,学生在我们网络上发表的内容更是他们内心想说的、想要发表的东西,他们在写作、在交流的过程中所受到的约束也比较少。而且在网上一发表之后,马上就会得到信息的反馈,在这样一个交流的过程中间,他能很快地得到提高。在网上他会觉得自己很自由自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性格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于是,他们对待网上朋友的批评也是抱以一种可接纳的态度。同样的批评,如果是在平时来自于老师的话,他很可能以“这是我的性格”来顶撞,但对于网友的批评,他可能会争论,但更多的则是实实在在的交流。 顾:有些要素我们把它提炼出来就是网络的特征了,网络上的时间浓缩问题就是一个例子。譬如说,我们投稿杂志社,有时会没有反馈,有时过一段日子才有反馈。但是,如果它不是几个星期,而是几分钟就反馈过来了,而且会有来自于几个方面的反馈,这个文化范围就变了。它是两个灵魂、三个灵魂,甚至于更多的灵魂汇聚到一起交流,是更多智慧的交流。因此,这种创作过程是多人参与式的,不断地互动的,这种过程改变人的学习过程和文化内涵。 张:网络可以把人的潜能、创作智慧、思想感情充分地表述出来、发挥出来。刚才顾老师讲到新文化运动对女性解放起到的积极作用,黎老师和小姚讲的网络对中学生作文的发表提供了积极的条件。我想,网络可能对所谓弱势群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提供了一个比较合适的空间。因为,我们的传统媒体发表的更多是正统的强势的比较权威的声音。 姚:学校教育的选拔模式是比较传统的,而网上的人才选拔标准和方式更加接近于社会上实际的情况。就象许多学生在国内学习很一般,但到了国外却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他的能力、智慧都体现出来了。我觉得网络也是这样,它的选拔标准更加接近于将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 个体化服务与人际互动 顾:网络还提供了一种个体化的培养和服务。它是为一个人而教的,这很接近于21世纪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上就应当做到每个学生都在我心中。但是,通常情况下,因为科学技术没有到位,所以很难做到。当然网络现在还没有达到这种理想状态,但是,网络至少能让人以那种不自卑的、比较健康的心理去面对同伴之间的各种交往。所以,我认为现在评什么“网络小姐”是违背网络精神的,网络不是要你老是去评谁高谁低,而是要引导大家各施所长,相互学习。网络可以把所有人的头脑都连起来,讲句俏皮话就是“WWW.大脑”,这个“大脑”不是一个人的大脑,而是所有人的大脑。我们讲“P to P”式教育,就是“伙伴对伙伴”教育,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 在课堂上,要做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并不难,而每堂课上都有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就难了。这里我举一个例子,美国学校的历史作业,要让学生的社区、家人共同参与,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不能全部概括一个历史,要找社区的博物馆资料,家里祖传的资料、传说等,大家都读书、做项目,然后历史才“形成”了。为什么这时才“形成”历史呢?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经验,只有大家研究讨论,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被发动出来了,形成了相互交流的一种状态,形成对自己的历史的认知,这门功课才能算真正地学会了。我们现在提出“项目教育”,它与网上教育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网上有实体交流,有虚拟交流。譬如某个同学的一个小发明,全校,乃至于外省市的师生都看得到,也许你的发明在你学校并不怎样,但在很遥远的地方有人觉得很好,采纳并使用了它,这样的话,我们总的人才资源、总的智力资源、总的创意资源都会增加。所以,我对网络的理解是每个人都被连接起来,使得无穷的可能性都被开发出来。这确实是有一定的革命意义的�使我们对学习、教育、创新、生活的理念都发生变化。 所谓“发挥出来”这个概念是抽象的,发挥到哪里去呢?一定要发挥到另外一个“知音”那里去。譬如说某个小朋友搞一个发明,一般人没在意,就等于没发挥出来,而另一边又被某个院士看中了,觉得这位小朋友的想法很好、很有创意,这就是发挥出来了。从另一个角度看,不也就是“聊天室”的放大吗?这种知音也许全世界没有几个,这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天涯海角你到哪里去找? 姚:在谈到发挥智慧的问题,我觉得可以看一下企业管理,以前的企业管理都是集权的,而现在提倡把每一个员工的智慧都发挥出来。有时候某个部门负责人的想法并不一定要让总裁知道,但是,他在自己的工作的范围内把智慧发挥出采,就很有一种成就感。现在网络的使用就是要把最底层的人的智慧都发挥出来。网络对我们的学习是不是也可以起到这么个作用,某个同学有了一个想法、一个发明,校长、教师也许并没有注意到,可是他在自己的学习中确确实实得到了提高,这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顾: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第一,校长会看到的,而且一定要让校长看到,像刚才黎老师讲到了校园网络的建设,这就要求校长要看、要关心。第二,网络上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输出与输入”的问题。譬如说,我们现在提出总经理要看到顾客、用户。所以,我们教育的理念、应用、发展、市场都要连接起来。 黎:互联网的实质就是人与人的互动,过去我们讨论得比较多的是网络的资源建设问题,譬如它的硬件、软件。但是,互联网最核心的,是通过一个媒介、一个环境使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能与其他人联系,这在过去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没有的。电话是“1×1”的关系,即是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关系;无线电是“1×N”的关系,即一个发射台可以有无穷多的人来收听;而网络则是“N×N”的关系,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发射到任何一方,而且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接收。这就意味着在网上的信息特别快,人类的交际空间无限。当然这是一个理想化、理论化的描述,真的要达到这样一个现实,还要有一个周期,但可以讲,21世纪的到来,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我们目前只不过是站在了这个门槛的边上,里面究竟是什么对我们来讲还是未知的,许多东西现在还没有出现。因为,大部分人群还没有这个条件,即这个物理条件现在还不具备,如果当所有的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上网,就是说这个物理条件实现的时候,我们整个的社会形态,包括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历史都要改写。 张:这还是一个“路”与“车”的关系问题,24小时在线,“路”都修通了,那么,这个“车”里面都装了些什么东西呢?怎么才能发挥这个“路”与“车”的效率?与同类的网站相比,你们的网站有什么特点呢? 姚:我们的网站是为学生设计的,包括我们的新闻、图片、文学作品,我们就像学生背后的一个教练,他不会做,我们去指导、去告诉他。我们网站有两个方面比较发达,一个是BBS,一个是聊天室,这两块正好可以弥补学生现在所缺少的东西。现在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有些人感觉上好象很活泼,其实内心的压力是很大的。在网上他们可以找到一些人交流,最多的是在感情上的一种追求,网上有70%都是感情方面的文章。那么,我们现在做一些什么事情呢?需要挖掘我们认为更有意义的东西,去吸引他们参与进来。 张:那么,作为一个网络编辑,你做的事情与诸如《中学生报》、《青年报》等又有什么区别呢? 姚:报刊杂志有记者去采访,而我们只是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再放在网上。譬如,我们去年搞了一个“轻舞飞扬联合秀”,我们先通报给学校,然后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会把他们的节目报上来,全部都由学生自己操办,搞得非常成功。第二次就有五十所学校参加。网络的目的是要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包括虚拟和实地的活动。开始,我们是提出了一个设想;然后,我们每一个过程都是透明化的。我们主页上有一个活动区,“更多”里面有一条连接的是“冬舞会”,下面有三、四十个页面,最初都是我们提出的想法。第二部分是过程,包括我们的要求、人员、讨论的话题等等。比如我们准备发放1200张舞票,其中900张是通过学校发的,300张是个人在网上虚拟购买的。这样,网上就活跃起来了。所以,我觉得在网上并不是要体现我们编辑的什么,而是要把学生发动起来、体现出来。 早期我们网上文学样式的东西比较多,但现在我们主打的是BBS等。写文章的人也在不断增加,开始只有20~30人,现在双休日网上多的有5000人次。人数多了,就要改进管理。目前的问题是我们的网站与学校如何相对口、连接,有许多同学想写,但不知道怎么去发表、到哪里去发表;而我们有这样一个平台,但不知道怎么样组织学生。下一阶段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我们网上就可以构建一个非常生动的“情报栏”,就是非常真实、及时地把学生的校园生活通过我们的网络展现给社会。这些新闻完全由学生写出来的,我们只是把它们登出来,并在边上写些评语,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张:这个过程中是不是也有舆论导向的问题? 姚:我们一般还是比较谨慎的,也不是什么文章都发表。建网站需要经过市里有关部门的批准。去年,有一所市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去学农,一回来就给我们发了一个贴子,批评这所学校如何如何不好,措词非常激烈。当时,我也很犹豫,担心登出来会引来乱子。但又一想,如果不登出来的话只是把这位同学心头的怒火压一下而已,过一阵子也许他会忘了,但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时,他还是处理不好。最终我还是发了出来。结果,他的同校学生看了也上去与他争辩、理论,各讲各的。最终大家还是心平气和地把事情讲清楚并且解决了。 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张:你的话让我想起了校园网,好象这也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吧。但我听到的大都是谈硬件建设,那么我们的校园网到底应该用来干什么、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始终没有得到确切的回答。 黎:这个问题他很难回答,有些校领导缺乏对这方面的思考,有的是按上面要求去建的,有的则是“追风”,看到别的学校在建,那我们也建。这就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建一个校园网的投资是不小的,但这种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会贬值的。所以我们考虑建网、建库、建队伍之外,还要思考建立“游戏”的规则。现在教育部提出所有中小学在3~5年要开设信息技术教育的必修课,并把信息技术教育整合到学校教育之中。就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而言,应该包括伦理、道德、情感、文化等方方面面,而不仅是一个软件的使用。现在大部分的教材和教学过程,还是教一个软件使用说明书;有些改进,让学生做一个小板报、教一下PowerPoint等,但还是浅层次的。怎样把它作为下一代适应社会生存的一种基本能力和素养,这方面还有待于探讨和大幅度的改革。 至于说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等,这并不是网络本身的问题。如果从中反思我们的教育的话,可能我们以前的计算机教育过于偏重技术教育、偏重软件教学,脱离了学科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实践参与,种种这些现象造成我们青少年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缺乏一种比较好的精神上的、伦理上的、行为规范上的准备。但如果把出现问题的人数与上网的人数相比,这是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概念。大部分的学生、家长都是很健康的。事实上,大家在网上也都很讨厌那种不良的行为,这样,虽然这是虚拟的,但实际上还是有制约的。从这一点看,网络上的行为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映和表现。校园的建网今后会越来越热,教育部有“校校通”的要求,具体实施还有许多问题。校校通是否一定要建校园网,一定要搞区域网?譬如,一所学校通过一根电话线一台计算机也就可以上网了。上网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既然如此,那就应当考虑用最少的钱发挥最大的效率。更重要的是缺资源的问题,在这点上我觉得“狐朋狗友”的做法值得借鉴的。因为,主体最感兴趣的、最活跃的资源不是他们开发的,他们公司只是提供了一种服务、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又为成千上万青少年朋友表达自己,参与、学习、交流的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他们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而表达的过程又为网站积累了资源。在这方面,学校教育也会受到启迪。现在许多学校搞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的作业放到网上去,那就成了教育资源的很大的一部分,他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比你老师做的、公司做的还要强,因为,这是同学自己做的。 现在有很多学校还把网络和学科教学整合了起来,作了不少探索。但大家习惯于过去的那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所以,还有一个探讨、研究、实验的过程。目前看来,主要的问题是:第一,目前还刚起步,有待于大面积的尝试。第二是上网以后往往是急于让学生去找些资料,写报告,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第三,刚才“狐朋狗友”介绍的实际上是他们做了一个“大教育”,他们彻底打破了过去那种教师布置任务、一切按照教师指令来运作的模式,是一种让学生自己来策划题目、自己来评价,积极参与互动的教学模式。这也是对一种新教育理念的探索,很值得学校教师借鉴和参考。 张:现在学校里搞校园网、信息技术,与网站相比,好象主动性还不够强,还是围绕着老师的指令在操作,还是旧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延伸。可能还是没有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BBS、聊天室的最大的功能是没法在黑板上体现出来的。但是,如果像“狐朋狗友”那样做,学校领导可能又会说,我搞这么个网是让学生学习的。 姚:我觉得现在的学校已经有了一种很强的思维定势。我从1998年开始搞学生网的,从那时以来,学校除了花了许多钱办了网络以外,教师的思想并没有变多少,比较明显的区别恐怕仅在于原来教的是Basic,现在教上网而已。 讲到我们的网站,大家看上去很风光,其实我们也是很辛苦的。开始时只有我一个人,还是业余时间搞的,现在当然已经有五、六个人了。搞到一年时,有一位朋友来帮助我,到了一年半时,又得到了一家公司的资助。在一开始我们就定位在为学生服务,而不是为教师、家长。至于哪些是他们需要的,也是让他们自己在讨论过程中去发现。像刚才讲到的搞舞会,其实也不是我们想出来的,而是在与同学们聊天时发现的。因为,有些同学看到电视上的节目,自己很想参加,但在上海能组织这样舞会的学校很少。于是,我们就想为同学们创造这么一个机会。而且就现在来看,这个效果已经达到了。那么,当初网站为什么会起这样一个名字呢?第一,我们想这个名字好记,你一说,人家以后肯定记住了;第二,狐狸和狗是聪明和忠诚的象征,这应当是会被大家所接受的;第三,对这个词想有一个新的解释,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大家对“狐朋狗友”这一个词有一种新的理解。运转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已经找到了出路,接近于良性循环。各所中学的学生会主席、那些能力比较强的干部都希望到我们这里来干一阵子。我们也想使我们的网站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也能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无形资产,这样我们得到的资助也会更多。 顾:目前网络上简单的模仿、缺乏创新是最大的弊端。网络文化应当更丰富,但现在还比较单调,另外在评论方面高度“追风”。而这些我看都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对网络的影响。所以我认为,教育模式不改变,校园网是有问题的,社会上的青少年网也会有问题。网络枯燥单调,到时离网而去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而且更糟的是优秀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都走了,将造成网络在低层次里面不断地重复。所以,我呼吁,网络要坚持自己的优势,去关注社会,关注优秀的人才。我倒是主张包括《上海教育科研》在内的各报刊来个“网络大盘点”,看看到底有哪些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哪些优势。 原载:《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第6期青少年上网利弊谈:http://www1.upweb.net/peradmin/htmlfile/chenyh/200510112150212085428.htm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4025d7b380ab780ba5c46f9b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