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顾左右而言他。的翻译

这句话的意思是:齐宣王环顾左右的人,把话题扯到别的事情上了。
一、原文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二、翻译
孟子说:“一个国家没有治理好,那么对他(君王)怎么办?”
齐宣王环顾周围的大臣,把话题扯到别的事情上了。
三、出处
战国・孟子及其学生《孟子・梁惠王下》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孟子主张仁政。《孟子》七章多有论述事实上战国时代各诸侯忙于称霸,没多少闲工夫来考虑百姓利益,反而加重对人民压迫与剥削。今孟子要站齐王面前,推行(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
二、赏析
本文主要写了孟子在与齐宣王的讨论中巧妙的诘难对方,使齐宣王认识到把国家治理好是自己对百姓应付的责任的故事,显示了孟子的机智勇敢,反映了他心怀天下的民本、仁政思想。
孟子采用的是层层推进的论证法,从生活中的事情入手,推论到中层干部的行为,再推论到高级领导人的身上。逼齐宣王毫无退路尴尬不已,也就只有“王顾左右而言他”的份了。从小到大,从远到近,用类比的方法来写。
三、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汉族,战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他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意思是:齐宣王环顾左右的人,把话题扯到别的事情上了。现指扯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出自:战国《孟子・梁惠王下》。
原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形容支吾其词,无法应对。
译文:
孟子(即孟轲,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有一次对齐宣王说:“有一个人,因为要到楚国去,把老婆孩子交托给他的朋友,请予照顾。等到他回来的时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冻挨饿,那位朋友根本没有尽到照顾的责任。你说这该怎么办?”齐宣王答道:“和他绝交!”
孟子又说:“有一个执行法纪、掌管刑罚的长官,却连他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了。你说这该怎么办?”齐宣王说:“撤他的职!”最后,孟子说:“全国之内,政事败乱,人民不能安居乐业。你说这又该怎么办?”齐宣王望着两旁站立的随从,把话故意扯到别处去了。
扩展资料: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人只有在犹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孟子非常重视人格修养,他认为人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义”。为了“正义”可以舍去生命,即他说的“舍生取义”。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孟子将伦理秩序视作政治的理想状态和追求目标。鲜明体现了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特点。孟子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并以此为准衡量统治的优劣,他认为减轻人民负担,按自然规律办事,人民才能够丰衣足食。只有达到这个水平,才可以说是仁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顾左右而言他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375f88f4fca6ca9717564f88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