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为何会大权旁落?

李渊的大权旁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一味平衡,不知打压,过于放纵:尽管秦王李世民确实立下不朽战功,为唐王朝的创立也立下过汗马功劳,但后来在当时作为臣子的李世民,竟然顶着秦王、天策上将(都督天下诸军事)、太尉、司徒、尚书令、各道行台、州牧、总管等诸多头衔,其封号已经叠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其地位远在诸侯王之上,
甚至可以说与当时的太子李建成不相上下。更有甚者,李渊竟然允许李世民开“天策府”并自行招募任命官属,这是只有太子东宫才享有的权利。无论李渊出于何种目的,是疼爱也好还是安抚也罢,但是这些头衔加身,不可能换来局势的稳定,能换来的只是太子的忌惮、恐惧与秦王逐步膨胀的野心。
二、失去对群臣的话语权:秦王府中聚集了一大批的运筹帷幄、能征善战文臣武将、敢死之士:文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武有尉迟恭、侯君集、程知节、秦琼等,而最为可怕的是这些大臣,不仅只听命于秦王李世民一人,竟然还积极怂恿李世民起兵造反,姑且不论理由如何充分,单论造反亦或者说只是提出“清君侧”这一条,在当时的环境下,都是灭族的死罪。可以想象的出,当秦王李世民下定决心,振臂一呼之时,大半个朝廷已经探入囊中,
即使有人敢在当时那种环境下,冒“天下之大不韪”,勇敢的站出来替李渊说话,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些个别的“不和谐”的声音,会很快的被群臣所唾弃。
三、放松警惕,未加提防,对形势变化估计不足: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尽管夺嫡之争白热化,但李渊也许压根就没有想到父子三人最终会到了兵戎相见、最终血溅玄武门的地步,所以李渊在功成名就、建立大唐之后,并没有刻意的培植自己的势力,甚至允许圣旨与太子的指令、秦王的命令并行存在,而且竟然默许三者的地位相同??。
甚至在太史官密告李渊说秦王李世民可能谋反的情况下,仍然不去采取果断措施,只是简单的选择在第二天召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进宫,与李世民当面对质。只是李渊没有想到的是,李世民已经提前做好了埋伏,导演了一出足以被后世所永远铭记的“玄武门之变”。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3712b6bcdef7157676d13423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