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漏招错着为什么叫“打勺子”?

围棋漏招错着叫“打勺子”来源于“漏勺”,当然就是漏着错着,因为这一走法,而确实让对方得利了,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可有两种含义:
1,一般计算错误之着。
2,一切不正确之着的总称。由于程度和表现方式不同,分为俗手、恶手、漏着等。
扩展资料:
中国围棋之制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重要变化,主要是在于局道的增多。魏晋前后,是第一次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魏邯郸淳的《艺经》上说,魏晋及其以前的“棋局纵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
这与前面所介绍的河北望都发现的东汉围棋局的局制完全相同。但是,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发现的南北朝时期的《棋经》却载明当时的围棋棋局是“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数”,表明这时已流行19道的围棋了。这与棋局形制完全相同,反映出当时的围棋已初步具备现围棋定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围棋
打勺子指的是围棋对局中出现明显漏招,误算,招至不必要的损失。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这是所有棋手都有过的经历;不光业余爱好者,就是职业顶级棋手,也有世界级的勺子出现;避免打勺子的方法,需要强的围棋基础功底,精确的计算力,和超强的心态。
起源
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类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就采纳这种说法,甚至将其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唐代诗人皮日休所作的《原弈》认为:“弈之始作,必起自战国,有害诈争伪之道,当纵横者流之作矣。岂曰尧哉!”
明朝陈仁锡在《潜确类书》中又提出“乌曹作博、围棋”。乌曹相传是尧的臣子,有的人又说他是夏桀的臣子。后来,董斯张的《广博物志》、张英的《渊鉴类函》等也采录了这种说法。
明朝林应龙在《适情录》中认为,围棋是容成公发明的。据《列仙传》记载:“容成公者自称黄帝师,见于周穆王,能善辅导之事。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2cd94787990b8c799ca47d5a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